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9-21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视点 >> 简讯 >> 正文
陶凯元: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推动新时代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工作的新发展
时间:2017-11-24 17:50:49        来源:中国审判网

1.jpg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 摄影:姚润泽

中国审判网福州11月23日电(记者 吕冰)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座谈会暨高级法院赔偿办主任座谈会23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陶凯元指出,此次会议是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下召开的,各级人民法院国家赔偿审判队伍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投身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尽快实现从国家赔偿一元重心向国家赔偿与司法救助二元重心的转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新时代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工作的新发展。

陶凯元指出,各级人民法院要加强问题导向,找准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工作与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全面提升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强度和精度,着力解决影响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勇于变革、善于创新,切实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元化司法需求落到实处,展现出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制度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陶凯元强调,为推动新时代人民法院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工作的新发展,各级人民法院一要牢固树立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工作发展新理念,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司法需求;要强化权利救济理念,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要坚持公正司法主线,不断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二要努力构建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工作发展新机制,要不断加强法律规范适用体系建设,以良法保障善治;要不断加强机构和队伍保障机制建设,以事业凝聚力量;要不断加强内外部统筹协调机制建设,以合力推动共赢。三要积极探索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工作发展新举措,要加强裁量标准和正当程序规范,提升案件办理质效;要加强司法公开和信息化建设力量,提升公平公正形象;要加强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提升制度整体效能。

陶凯元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各级人民法院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工作要以人权保障理念为指引,不断提升国家赔偿质效与司法救助法治化水平,以优质的司法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司法需求,为法治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洪祥出席会议并致辞。王洪祥在致辞中强调,开展国家司法救助是司法领域的民生工程和爱心工程,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赔偿工作是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是立党为公、执法为民宗旨的体现,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的体现。希望福建全省法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刚刚闭幕的福建省委十届四次全会部署,全力以赴做好新时代人民法院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福建省司法救助和国家赔偿的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各级党委要加强领导,协调指导法院执法办案、司法改革、党建队建等工作,帮助解决司法救助和国家赔偿工作中困难和问题,凝聚更大合力,推动全省法院工作踏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马新岚出席会议并致辞。马新岚强调,福建法院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依法忠实履行职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国家赔偿和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体制机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新福建建设、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福建法院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表彰了第三届全国法院优秀国家赔偿案例、文书、庭审评选的获奖个人和单位,通报了第三次全国法院国家赔偿案件评查工作情况,来自福建高院、天津高院、内蒙高院、陕西高院、浙江高院、北京高院,广西桂林中院、辽宁北镇市法院的代表交流了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会议还就《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文书样式(试行)》(讨论稿)征求了意见。中央政法委队伍建设指导室、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厅有关负责同志,最高人民法院赔偿办负责同志,各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部分院领导和庭室负责人,全国人大代表谢智波、全国政协委员许景期、部分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参加会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