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法院志愿者服务团启动“青苹果”计划
——对问题青少年进行理性启迪
时间:2014-06-12 21:30:00 作者:余丽娟 来源:新县人民法院
少年强则中国强。法治国家的实现,离不开青少年法治意识的播种。面对问题青少年,我们不仅要用柔性司法和人性帮扶,还要有理性启迪。这关乎法治的明天。 新县法院志愿者服务团循着上述思路,精心筹划,于近日启动了“青苹果”计划。他们把问题少年比喻成一只只青苹果,由于缺乏营养(物质保障)、阳光(精神关怀)、雨露(教育)等等成长所不可或缺的养分而发育不良,显得生涩干瘪、黯哑无华,但若能够及时为他们补给所需,他们一样可以成为红润诱人的大苹果,即便是色泽无法改变,也能是甘甜可口的苹果。 志愿者服务团在向心理咨询师请教学习了相关的心理疏导法,并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沟通协调后,在我院设立了专门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室,为问题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辅导对象为:公安机关因未到刑事责任年龄仅作行政处罚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作附条件不起诉处理的未成年人、以及我院依法判处刑罚的未成年被告人。并邀请他们的父母一起参加。 一、和家长一起搭建理想家园。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心理疏导方法:让孩子和父母一家三口一起用我们道具来建设他们的理想家园。这一方法取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很多孩子流露出来的简单朴素的内心渴望,让大人们幡然悔悟自己的家庭角色的缺失,抚养、教育方法的错位。他们向孩子表示歉意,亲子关系得以修复、融合。 二、青春离不开成长励志电影。志愿者们带领接受辅导的孩子们一起朗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读物,观看《少年维特之烦恼》、《当幸福来敲门》、《美丽心灵》等青少年成长励志电影,既拉近与他们的距离,也让他们感觉到非歧视无偏私的关怀。 三、了解外面的世界。青年志愿者们拿来自己的大学毕业留影,还搜索了名校校园风景、校园精神文化生活的图片和文字,整理成册,供接受辅导的孩子们翻阅。有些少年看到校园球场、辩论赛、卡拉OK比赛、集体宿舍生活的画面时激动不已,眼里闪烁着羡慕、向往的神情,志愿者们便见机打开他们的心扉,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鼓励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引导他们迈进阳光、健康生活。 没有不愿成为红苹果的青苹果,只有被忽略的苹果。 没有坏孩子,只有在缺乏关照的角落做了坏事的孩子。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