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扶不扶”困局需多方发力
时间:2014-07-02 09:19:57 作者:乔子轩 来源: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在路边看到一个摔得头破血流的老人,扶不扶?回株洲探亲的湘潭大学教师李恒白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扶。李老师不仅扶起老人,还帮忙把老人送到医院并垫付医药费,事后还托人给老人送去水果和慰问金。(7月1日《株洲晚报》) 与各地频频上演的扶人被讹悲剧相较,株洲版“扶不扶”可谓“功德圆满”,充满人间温情。一方面是面对摔倒老人,果断出手相助,更令人感动的是,还垫付医药费和送上慰问金。另一方面是面对他人救助,被救者或赶到家属没有像在其他类似事件一样,昧心称是救人者所致。试想,如果救人者因“扶不扶”而内心无比纠结,乃至冷漠地离开,被救者或其家属一口咬定,摔倒是这位救人者所为,株洲版“扶不扶”又是另一番光景。 之所以株洲版“扶不扶”有一个暖暖的结局,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这是因为救与被救双方内心都有份弥足珍贵的道德良知,并为之坚守。事实上,“四川达州3名儿童搀扶倒地老太被讹”等扶人事件给社会的道德伤口仍在隐隐作痛,时下扶人现实境况并不尽如人意。尽管如此,湘潭大学老师当面对“扶不扶”抉择,当自身利益与道德选择恰遇“独木桥”,他没有纠结退缩,也没有犹豫不前,而是毅然决然地上前迈出坚定一步,果断地扶起了老人,用实际行动示范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信念。 面对“扶不扶”,湘潭大学老师以身作则,向社会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叫人忍不住点赞。面对“讹不讹”,被救助获救后盛赞湘潭大学老师义举,同样传递出社会正能量,需要给予更多掌声与喝彩。可以说,无论救人的湘潭大学老师,还是被救的老人,其言行都为社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标杆,而向这样的标杆看齐,一点不难,人人可为。 不可否认,破解时下“扶不扶”困局,需要这样的正能量事件破题,树立必须扶的道德风向标,但是要标本兼治,一方面还需法律亮剑,守护良知的最后防线。化解扶人引发的纠纷,必须严格执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让讹人者举证,举证不能,承担败诉风险,切实让法律成为一道护身符,彻底解除扶人的后顾之忧,让无论是真撞还是假撞的路人,不因担心摊上事而有所顾虑,始终把扶人救人放在首位。另一方面要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不让医疗费成为左右内心良知。多方护佑,“扶不扶”就不在是难题。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