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投毒案”本就不该背负道德枷锁
时间:2014-02-22 08:12:30 作者:刘建国 董严 来源:中国法院网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18日对“复旦投毒案”依法公开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3年4月,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因舍友投毒死亡,年仅28岁。(2月19日《新京报》) 在公众的目光下,“复旦投毒案”一审最终宣判,被告人林森浩被判处死刑。毋庸置疑,林森浩还有上诉的权利和机会,一审宣判还并不是最终的判决结果。在该案背后,除却法律因素的考量,还充斥着关乎被告人家庭环境、成长历程等方面的讨论和思辨,舆论早已将被告人林森浩的父母推上了道德审判台。 其实,反思这起投毒案,理应站在法律视角来进行全盘审视,而不应将被告人的父母纳入到案件梳理思路中。林森浩有错,就在于他用自己的双手扼杀了同窗舍友,也扼杀掉了自己的未来和希望。但是,作为林森浩的父母,他们并没有什么过错,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教育方式去培养自己的孩子,争取让他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只不过,在光鲜的外表背后,却未曾想到孩子的心态出现畸变,最终酿成一起震惊全国的刑事大案。 作为父母,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出如此惊人的举动。即便至今,林森浩的父母也对儿子的杀人行为难以置信,从这一点足以看出父母对林森浩的良苦用心。在很多人看来,正是林森浩父母家庭教育方式的欠缺和不足,才让儿子的成长环境偏离正常轨道,从而导致了校园悲剧的发生。诚然,林森浩的家庭环境可能对其性格塑造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却不可能会左右他的意志,促使他沦为一个杀人犯。 如同马加爵案、药家鑫案一样,当高校中的精英成为“刽子手”时,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他们背后的成长环境,将矛头对准他们的生身父母,谴责他们的教子无方。孰不知,对这些父母而言,孩子的暴力、血腥举动也在啃噬着他们脆弱的心灵,逼迫他们隐藏在社会角落里舔舐着心灵上流血的伤口。这是一种折磨,也是一种痛苦,在他们为自己的教育方式而自责时,也在为孩子犯罪后的最终归宿而纠结于心。 当舆论引爆沸点之后,喧嚣的民意都将怨气泼向林森浩和他的父母,同情和怜悯没有丝毫的显现。在公众的眼神里,他们背负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锁,正是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培养出了嗜血的“恶魔”,让他人的家庭遭受巨大的变故。可是,他们的错不可能为孩子的疯狂举动埋单,也不可能以道德的名义来为孩子赎罪。如果将罪恶强加到他们身上,这无疑是以一种不公平去对抗另一种不公平,与社会正义理念走向相悖。 一审结果的出现,再次将案件推向舆论风口浪尖,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相信,在事实与证据面前,法官会依照法律做出公正的判决。但是,我们每个人在考量判决结果的时候,不要再将心中的不满和憎恨发泄到林森浩的父母身上,别再为他们套上沉重不堪的道德枷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