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瑞金法院:将群众路线践行到群众心坎里
时间:2014-07-21 16:34:24 作者:刘根生、周亮亮 来源:江西省瑞金市人民法院研究室
图一、走街串巷,来到原告李大姐家中 图二、法官向李大姐释明调解书内容 图三、不能言语的李大姐开心地笑了 图四、临别实际,法官鼓励李大姐父母勇敢面对生活 7月14日下午,江西省瑞金市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冒雨来到家住瑞金市象湖镇河背街象咀岗的肢体一级残疾的原告李大姐家中,向其送达调解书并提供法律服务。 2005年,原告李大姐在广东东莞下班的路上被人抢劫打伤致昏迷,后被诊断为颅脑损伤、脑瘫,以致四肢无法行动,经瑞金市残联评定为肢体一级残疾。2006年,李大姐的丈夫谢某以需出外挣钱为由将李大姐送至娘家,从此逃避扶养义务。2014年5月,李大姐在无奈之下诉至法院,要求丈夫承担夫妻扶养义务,并向其支付自2006年2月起的生活费及护理费共计27万余元。为了早日还李大姐一个公道,该院办案法官数次上门走访调查,倾听李大姐的心声诉求,并不断做被告谢某的思想工作,经历经八次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谢某同意支付扶养费6万元,并自2015年1月起每月支付扶养费800元。 据悉,这仅是该院法官践行群众路线、主动司法为民的一个缩影。在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院以提升司法服务为突破口,以破解“六难三案”为着力点,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开辟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诉讼绿色通道,为行动不便的伤病患者、残疾人、老年人等上门提供立案、调解、送达、减免诉讼费等一系列法律服务,以实际行动打通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到群众心坎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