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水泵之乡里的“流动风景”
时间:2014-07-29 16:54:11 作者:李洁 来源: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法院
流动办公 流动课堂 从甬台温高速公路温岭出口下来,便是浙江省温岭市的大溪镇。在贯穿大溪镇的104国道两旁,数不尽的水泵商店、维修店及广告牌,拥挤的道路上塞满了运货的卡车,这一切似乎跟全国最大的水泵制造基地、销售基地和技术信息交流中心毫不搭噶。但就是这么个小镇,撑起了“中国水泵之乡”的金字招牌。据统计,2013年,全国60%的水泵从大溪销往世界各地,连同电机产业一起创造了153.3亿元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了温岭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2.7%。 虽然交出了漂亮的成绩,但跟许多身处经济“寒潮”的中小企业一样,过去的日子里温岭的泵业并不好过,矛盾和纠纷纷至沓来:如何在企业的运作中减少企业的运营风险和加强职工的利益保护,如何在诉讼效果局限的情况下引入多元矛盾化解机制,成为一道道摆在温岭市人民法院面前的问题。 温岭法院大溪法庭身处“水泵之乡”,根据泵业工贸区的特点,以服务对象求“全”、服务内容和方式求“实”、服务次数求“多”的方式全面推进“流动式”法庭服务建设。“从法院的审判,我看到了温岭的法治,凭着这种投资环境,我一定会来的。”一位外地来的商人王总在法院替他追回应得的货款时激动地说。由此看来,良好的法治环境已成为泵业发展的有力武器。 流动办公 做企业的“贴心管家” “太谢谢了,法官的法律服务对我们企业来说帮助确实挺大,避免了不少弯路!”日前,大溪法庭的二名法官受邀来到一家水泵企业,为其在发展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出谋划策”,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现场办公”制定出了最佳的处理办法,深受企业主的好评。 大溪镇位于温岭的西大门,总面积为129平方公里,企业数量达到3100余家,绝大多数与水泵生产有关。为了提升保障和服务企业的司法能力和水平,着力解决企业在生产销售、劳工工资等方面遇到的纠纷矛盾,大溪法庭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为辖区内的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大溪法庭改变以往“以案说案”被动的服务模式,有时甚至企业主的一个电话,就能让法官来现场办理——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就地调解、就地执行,做到快立快审快结案;不仅要做好开堂问审工作,还建立企业诉前普法机制,不定期地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司法需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解答等活动;协同行业协会指导企业应对经营风险及劳动用工规范操作,寻找问题源头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司法建议等,以提高企业主依法经营的水平。2013年以来,大溪法庭共流动办公9次,向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发送司法建议5条,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 流动“110” 到企业最前沿的地方 7月11日下午刚上班,大溪法庭的“流动110”又出动了,该庭一行3人前往一企业调解一起劳资纠纷。与以往不同的是,该流动车就地审理、就地解决该企业的纠纷。这是温岭法院秉着“深入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根本宗旨,打造的一个全新的便民、利民、亲民、爱民的司法平台——包括:配置便民流动调解车等。 14:30分,当流动调解车开进厂区的时候,小赵和他的代理人已早早等在厂门口了。这是一起颇具代表性的劳资纠纷。厂方代表对陈庭长的到来并不感到意外。此前,陈庭长已多次上门做厂方的工作了。 表面上看,这是一起争议标的额不到10000元的小纠纷。在厂里工作有5年半的小赵因腰肌劳损提出要休病假,但却无法提供医院出具的疾病证明书,厂方拒绝了他的请求,并按照厂规,以其故意旷工三日决定予以开除。 在双方“谈判”的室内墙上,贴满了该企业所有的厂规和流程,可谓“家法严明”。厂方代表坚持称:“无规矩不成方圆。职工没有过硬的医疗证明而不到岗,违反厂规就应处分。老总担心一旦开了赔偿的先例,其他职工会效仿”;小赵则强调,“自己在医疗期间被开除,厂方应加倍支付赔偿金”。原来,该厂之所以建立如此严格的规章制度,主要是因为建厂之初类似纠纷频发,官司老败诉后,企业接受了法官的建议从而健全了厂里的规章制度,现在这类劳资纠纷少了好多。 调解一时陷入僵局。“小赵在厂已经工作了5年半,对厂应该还是有感情的。”这时,陈庭长从人性化的角度向厂方提出建议,“厂里也应该尽量拿出诚意和具体赔偿方案,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使条款更富人情味。” …… 一次一次诚恳相待,任是石头也会有焐暖的时候。厂方终于松口了:“看你们多次来给我们解决问题,我们真的明白了,愿意支付了。”看来,在陈庭长的斡旋下,令小赵与厂方的纠纷和谐化解了。 “别小瞧这类纠纷,一旦判决,输的一方就会上诉,只有调解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陈庭长禁不住感叹。 而这只是“流动110”开展便民诉讼的一个缩影。 自“流动110”设立以来,法官们活跃在最基层,围绕在群众周围,采用流动审理或调解的案件有270余起,调解与撤诉共260余件,平均结案天数为15天,“足不出户就可解决,细微之处颇见情怀”,将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化解在村头厂区,以情换心,撒播法治精神。 流动课堂 给企业法律武器 “法官,我想问下,我公司与客户发生了债务纠纷,但是双方没有签订合同,只有对方经办人员签名的送货单,我们该怎么办?”“在日常交易过程中,有哪些法律风险需要我们重视?”“合同签订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在大溪法庭举办的流动课堂上,在场的企业主争抢着话筒提问的一幕。 为企业及时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最新的法律法规,帮助企业转变经营观念,提高企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大溪法庭在辖区范围内将“流动课堂”开进企业,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企业人员进行法律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企业人员知法、用法的能力。 “讲得太好了,好多我们不知道怎么处理的问题一下子就弄清楚了,就是时间太短了,还没听过瘾,希望你们还能再来多给我们上几课。”多位参加过“流动课堂”的企业人员意犹未尽地说。2013年至今,大溪法庭举办“流动课堂” 4次,发放法律宣传单200余份。 当然,大溪法庭的“流动式”服务对象不仅仅是企业,还包括村居、学校、金融机构、镇属部门及镇妇联、共青团、劳保所等镇机关单位,形成一道“司法为民”靓丽的风景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