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郭法院:微光成炬 照亮抗疫之路
时间:2022-04-25 17:45:23 作者:冯钰涵 郭清沂 来源:吉林省前郭县人民法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吉林省前郭县人民法院干警闻令而动,主动作为,第一时间吹响防疫“集结号”,用责任与担当扛起疫情防控大旗,以“逆行者”姿态奋战抗疫一线,在病毒与群众间织起一道坚实的防疫“安全网”。 闻令而动 勇毅逆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前郭法院紧盯疫情发展态势,周密谋划部署,派出145名干警对包保的3个小区892户1592位居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干警作为社区与居民间重要的“信息枢纽”,第一时间上传下达社区发布的信息,确保信息传达“不落一人”。 为切实守护好群众的“生命之门”,前郭法院在包保小区门口设置了值班卡点,派驻干警24小时轮岗值守。值班干警履职尽责,吃在一线,住在一线,严守岗位,牢固守护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在抗疫一线,法院干警往往身兼数职,成为抗疫工作中的“多面手”:排查居民来返信息时,他们化身“统计员”;向居民发布防疫通知时,他们变身“宣传员”;维持核酸检测秩序时,他们又转身为“引导员”;小区进行封控管理时,又变成了“守门员”……天还未亮,他们便已出现在了前往包保小区的路上。 一衣带水 守望相助 日前,鉴于长春市疫情形势严峻,松原市紧急征集党政机关志愿者前往长春支援。 “我申请去当志愿者!”4月4日傍晚,前郭法院法警黄志强听闻要组建支援长春突击队的消息,在征得父母同意后,第一时间联系院领导,主动请缨。 凌晨五点半,黄志强踏上了前往长春的征程。途中,他接到了家人打来的电话:“你二叔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黄志强只觉一股热泪冲上眼眶。到长春开完动员大会,他跪在广场冰凉的地面上,对着家的方向默默给叔叔磕了三个头。擦干眼泪,匆忙理清了自己杂乱的思绪,黄志强一头扎进抗疫工作中。 黄志强被分配到了防疫重点小区,因有小区居民感染了社区人员,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急缺人手。黄志强承担起给居民送药、为特殊群体送菜、消杀、发放试剂盒等工作,每天从拂晓忙到日落,防护服里的衬衣常常被汗水浸透。由于小区没有电梯,他只能一层楼一层楼地走,脚步成了丈量楼栋高度的“工具”。黄志强曾连续工作6个小时走完了192户,期间没有吃一口东西,走到最后双腿发软,但他心里高兴:“每个志愿者工作都很辛苦,累点没什么,只要小区居民安心,疫情早点控制住。” 前线冲锋 后方支援 办公室作为法院后勤保障部门,部门干警积极发挥保障职能,细化分工,各司其职,24小时待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为了确保防疫物资充足,办公室第一时间采购了口罩、防护服、手套等防护物品,确保防疫一线法官干警无后顾之忧。同时,办公室配合县物资局,做好网格员的防疫物资配发工作,为防疫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疫情期间,办公室除了每日要做好各类信息的上传下达、法院机关内部的消杀、各项防疫工作的统筹等工作外,因包保小区里每个单元都配备了至少两名网格员参与防控工作,办公室还要负责网格员工作的调配。同时,负责法院包保的两个值班卡点的保障工作,制作值班表、居民出入登记表,及时解决值班微信群中反馈的问题,保障了包保区域疫情期间防控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 虽然办公室工作内容冗杂,但部门干警始终恪尽职守、尽心尽力,用爱心、热心、诚心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当好“勤务兵”,为疫情防控和法院工作有效运行保驾护航。 聚焦主业 履职尽责 在严格管控期间,前郭法院始终坚持防疫工作、审执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为有效解决群众在疫情期间的纠纷,前郭法院通过互联网实行远程庭审,把诉讼活动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真正做到疫情防控不停歇,审执工作不停摆。 “我宣布,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敲响,一场“云庭审”拉开帷幕。这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庭审现场,法官身穿黑色法袍,佩戴口罩,当事人通过“云上法庭”小程序陈述观点,上传证据。庭审结束后,笔录通过系统直接生成,当事人确认无误后在手机上签字。一场“无接触、零距离”的买卖合同纠纷案成功审理。 前郭法院充分利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掌上法庭”“云上法庭”等线上平台,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深度应用,让当事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立案、缴费、参加庭审等,多元诉讼服务极大便利了群众。 与此同时,执行局加大网络查询、冻结及扣划工作力度,通过案款管理系统对已执行到位案款及时通过网上银行进行发放,有效缓解申请人疫情期间生活困难。截至目前,共完成案款发放112笔,合计金额207万余元。同时,干警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等线上途径及时联系被执行人,督促其尽快履行还款义务,目前达成执行和解4件。 栉风沐雨秉初心,砥砺前行抗疫情。身披法袍时,他们是守护公平正义的使者;身着志愿者的红马甲时,他们是保卫人民群众健康平安的卫士。前郭法院干警坚信,疫情终会散去,繁花必将盛开。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