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5-04-26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视点 >> 简讯 >> 正文
法信:传播法治信息 传递法治信心 坚定法治信仰|用科技服务法治
时间:2024-09-24 14:47:07        来源:法信

“法信”是什么?

“法信”平台(中国法律应用数字网络服务平台)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响应中央网络强国、大数据战略发展要求,全面支持法治中国和数字法院建设,由最高人民法院立项,人民法院出版集团建设运营的国家级法律知识服务和案例大数据融合平台。

“法信”平台以为中国法律人提供高效、专业、精准的数字化法律知识服务,为法治中国提供基础性、权威性、数字化、智能化的法律知识服务为宗旨和目标,最大规模汇集了国内数字化法律版权资源,搭建了国内唯一的法律知识和案例体系——法信大纲,通过对法律知识资源进行全面的标注、关联、注释、引用、统计、解析等深度加工和细度编注,推出了国内独家一站式法律知识服务、重点法条全维度知识服务,提供了全案由多维度的类案检索大数据引擎,在法律知识体系化、法律数据智能化、知识服务中台化方面确立了国内领先的法律知识服务模式。“法信”平台也是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立法和司法实践成果的重要载体,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国家知识服务平台法律分平台。

“法信”有什么?

(一)“法信”提供系统、全面法律内容资源

“法信”平台最大规模汇聚了目前中国法律人所需的法律、案例和法律知识文献资源。目前共有26个子库(9个基础库,17个专库/专区),总文献数达1.42亿篇,总字数达1700亿字。其中包括30多家出版社出版的7000多种法律图书,900部法律、司法解释共5万多条重点法律条文的释义,157种法律专业期刊近70万篇法律论文和1900种社科期刊的法律文献传递服务。

image.png

1.全面、专业的各类法律及案例数据库

(1)法信大纲库:提供由“法信”独有的法律知识和案例导航体系串联推送的40万篇权威法律、案例、观点、论述的一站式检索服务;

(2)法律文件库:提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地方立法、行政、司法机关发布的各类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的文本;

(3)裁判规则库:提供最高人民法院历年发布、出版的指导、典型、参考案例裁判规则和全国各级法院发布、出版的裁判规则;

(4)类案检索库:提供基于案由罪名的专业维度类案大数据检索及关联法律、案例、观点的推送服务;

(5)法律观点库:提供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法学专家权威主流的立法、司法、学术观点;

(6)期刊论文库:提供157种法律专业期刊近70万篇论文全文下载和1900种社科期刊的文献传递服务;

(7)高法公报库:“法信”专有的提供1985年创刊以来的《最高人民法院公报》过刊全文检索服务;

(8)国家标准查询库:提供超过8万篇国家行业标准和计量规程规范;

(9)法信·人民法院案例库:在法院内网和互联网同步提供和法信大纲与重点法条深度关联的“人民法院案例库”案例深度检索服务。

(10)法信·法答网版块:在法院内网提供嵌入“法信”平台的一站式检索“法答网”问答的服务。

(11)法条释义库:“法信”专有的法律、司法解释、行政法规条文释义与理解适用专库,提供900部法律、司法解释共5万条法律条文的权威释义。

(12)法律图书库:“法信”专有的在线法律数字图书库,独家收录人民法院出版社4000多种和精选收录40多家出版社3000多种法律精品数字图书,包括法律人必用的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审判指导”“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司法观点集成”等系列、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律释义系列及各学科专家经典法学教程与代表作系列。

(13)法律文书库:“法信”专有的国家标准法律文书范本库,全面收录公检法司及国家行政机关官方发布的各类标准法律文书样式及范本,包括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文书及律师诉讼文书等近5000种标准文书范本及官方撰写说明。

(14)行政处罚库:提供全面便捷的行政处罚文书检索和大数据统计服务的数据库。

(15)合同范本库:提供由国家机关和各类行业协会发布的标准、指导类合同范本。

(16)知识产权登记查询库:法律人必备的知识产权登记权威大数据检索系统,提供1.82亿专利、商标、著作权登记信息,包括中国及欧洲专利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十余个国家组织和地区的专利文本数据,100余个国家、组织和地区的专利著录数据;中国、美国、英国及马德里国际商标数据;中国软件著作权、中国作品登记数据查询服务。

(17)刑法专库:“法信”独有的法律人研习、应用《刑法》的专业法律文献和案例大数据专库。一站式全面汇聚《刑法》相关刑事法规、立法资料、参考图书、参考论文、域外立法、刑事文书、裁判规则及类案检索八大类专业资源。

(18)民法典专库:“法信”独有的法律人研习、应用《民法典》的专业法律文献和案例大数据专库,一站式全面汇聚《民法典》相关法律文件、司法解释、立法资料、参考图书、参考论文、域外立法、专题讲座、学习答疑、裁判规则及案例大数据十大类专业资源。

(19)民法典生态环境法专库:提供民法典相关生态环境法重要部门法逐条一站式知识服务和大数据类案数据。

(20)民法典涉外商事海事专库:提供民法典相关涉外商事海事重要部门法逐条一站式知识服务和大数据类案数据。

(21)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专库:提供知识产权和竞争法相关重要部门法逐条一站式知识服务和大数据类案数据。

(22)商事法专库:提供商事法相关重要部门法逐条一站式知识和大数据类案数据。

(23)民事诉讼法专库:在法院内网、互联网、小程序同步提供民事诉讼法逐条一站式关联知识和大数据类案数据。

(24)刑事诉讼法专库:在法院内网、互联网、小程序同步提供刑事诉讼法逐条一站式关联知识和大数据类案数据。

(25)海事司法案例库:海事审判案例、文献、裁判资源进行专业编辑和深度加工的海事专业数据库。

(26)天同码专库:中国知名的民商事精品裁判规则案例检索系统,详尽收纳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发布、出版的民商事权威案例及裁判规则,资深实务专家高度凝练案情、精准提炼规则、专业归纳要义。

2.系统、全面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信息资源

(1)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文件和司法资料

“法信”平台系统、全面收录最高人民法院各种载体、平台公开发布、出版的以下司法文件和司法资料: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解释、规定、批复、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指导性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务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送审稿;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草案;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解读;

——最高人民法院官方问答、解答;

——最高人民法院各类会议纪要;

——最高人民法院领导讲话;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白皮书;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文件;

——司法调研文件;

——司法数据文件。

(2)最高人民法院和全国各级法院的案例裁判规则

“法信”平台系统、全面收录最高人民法院和全国法院各种渠道、平台发布、出版的以下案例裁判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

——“人民法院案例库”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指导参考系列》《人民法院案例选》等最高人民法院及各业务庭室汇编、出版的案例;

——地方各级法院发布参阅、指导案例;

——地方各级法院审判刊物刊载案例;

——全国各级法院网站公布典型案例。

(3)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理解适用与司法观点

“法信”平台独家收录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理解适用”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条文理解与适用系列;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指导与参考系列;

——最高人民法院最新法律文件解读系列;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系列。

3.适时更新的法律信息数据

“法信”平台以30分钟一次的频率,每天全国法院系统内外网即时更新国内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上万篇最新发布的法律文件和案例,其存量资源的容量和增量文件的更新速度国内领先。

(二)“法信”提供独有的专业检索功能

1.“法信”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独家的法律知识和案例导航体系及一站式法律知识解决方案

“法信”平台完全按照我国社会主义成文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需求进行创新研发,组织上百人专业团队和审判专家,历时5年搭建而成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法律知识体系——“法信大纲”。“法信大纲”是以我国成文法律体系为“纲”,以法律文件、案由罪名、裁判规则中提炼、概括出的基本法律纠纷点、关系点为“目”,结构化、系统化标注、串联、聚类法律条文、案例、法律观点等海量法律知识元,具有逻辑性、体系性、推演性,为用户定位、推荐权威、精准、统一知识服务的法律知识体系(见附图)。“法信大纲”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法律分类条目达到18万条)、体系最全(我国七大部门基本法全部搭建)、覆盖最广(1364个案由罪名全部细分)、分层最深(分类层级最深达到20层)和串联最多(串联知识元达40万)的法律知识体系。在串联知识元的种类上,是目前国内外唯一同时精准串联法条、案例、观点、论著的法律知识元检索系统;在知识体系结构方面,是目前国内唯一将我国成文法律体系和指导案例制度相融合的法律分类结构,在体系架构和规模容量上全面超越同类法律数据库产品。

 12.png

“法信”平台利用“法信大纲”的底层基础,实现了两大独有功能:一是在关键词通用检索方法之外提供了独家的专业知识体系检索路径;二是利用知识体系精准串联的知识元,实现了为法律职业群体提供 “一站式”法律专业知识解决方案的功能(见附图)。 

13.png

2.“法信”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二——法律条文的全维度知识服务

“法信”平台提供基于法律条文的全维度知识服务和大数据分析功能(见下图):

 14.png

该功能能够围绕一个重点法条为法律实务人员适用法律条文、法律研究人员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提供全面、深入的知识匹配服务(见附图)。

15.png

 3.“法信”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三——基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全案由“类案检索”与“同案智推”系统

“法信”平台将国内领先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算法与法律知识体系(图谱)相结合,推出“类案检索”“同案智推”两个大数据引擎。“类案检索”引擎通过底层案件事实、法律知识、司法实务三套大数据维度体系(见附图),对海量案例和最高法院八大类权威案例要旨及地方参阅案例标记了15.3万颗粒的案件画像维度,为法律人快速检索相似案例提供精准推送,并同步推送法信码法律知识解决方案,是目前国内唯一提供全案由类案画像且案情维度和特征数量最多的大数据引擎。

16.png

 “同案智推”引擎是同步支持上传前置文书和自然口语表述进行“以文找文”的案例大数据引擎。上述两个案例大数据引擎都可以实现对亿级案例多维度并发检索的秒级响应,充分满足法律人对案例大数据检索的速度需求和高效体验。

“法信”的广泛应用

2016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关于充分发挥“法信”平台功能和作用 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的通知》(法办〔2016〕56号),要求全国法院系统在建设“智慧法院”的过程中要与“法信”平台深入融合。

2017年1月,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指出,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建设“法信”系统、智慧法院,自动提供各地类似案件裁判结果,既让法官运用好以往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统一裁判尺度,防止出现类案不同判问题,又让当事人对裁判结果形成理性预期,以提高司法公信力。

2017年7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实施意见(试行)》(法发〔2017〕20号)文,要求对法院已经审结的或正在审理的类案与关联案件,依托“法信”平台进行全面检索,制作检索报告。

2019年9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进一步加强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法办发〔2019〕10号)文,要求承办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当依托中国裁判文书网、办案系统、档案系统、“法信”等相关检索工具,对本院已审结或正在审理的类案与关联案件进行全面检索,并制作检索报告。

2020年9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工作机制的意见》(法发〔2020〕35号)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充分利用 “法信”平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提高法官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类案检索和案例研究的能力。

2021年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法〔2021〕21号)要求人民法院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法信”平台等途径,认真收集、倾听社会公众对裁判文书的意见建议,探索运用大数据进行统筹分析,最大程度了解社会公众对裁判文书的反馈意见,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2018、2019、2020年,“法信”平台作为最高人民法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的重要举措,连续三年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自2016年3月上线以来,“法信”平台主站用户量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互联网主站注册法律用户超过200万人。“法信2.0”目前在全国法院系统31个省3500家法院配置部署,“法信智推”与94%法院的办案系统和电子卷宗系统深度嵌入并实现智能推送。

“法信”的品牌影响

2017年11月,“法信”平台被国务院《中国人权法制化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中列为中国满足不同主体多元司法需求的重大举措。2019年8月,“法信”平台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新闻出版研究院授予“国家知识服务平台法律分平台”荣誉。

“法信”平台上线以来,先后获得第三届中国创意工业奖创新奖-“新产品奖金奖”“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年度创新作品奖”“年度专业知识服务品牌”“优秀知识服务平台” “出版机构优秀客户端TOP10”等称号,“大家赞誉的出版应用新技术”,2019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19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2020年十佳数字阅读项目,2021年入选中宣部“百佳数字出版精品项目献礼建党百年专栏”,并获得荣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音像电子出版物奖”和出版行业最高奖——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奖”。

98.jpg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5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