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5-04-29
星期二
 当前位置:首页 >> 视点 >> 简讯 >> 正文
第三巡回法庭举办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暨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年度联络活动
时间:2024-12-17 09:56:47    作者:杨悦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大家能够在年末岁尾来到三巡我深受感动,希望你们能为三巡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2024年12月14日,第三巡回法庭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于宁杰、朱建弟、李文辉、李承霞、吴金笔、张海荣、周善红、樊芸、薛济民,全国人大代表王安维、黄勇平、彭聪,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法院法院特约监督员魏青松13人走进巡回法庭座谈交流,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第三巡回法庭分党组书记、庭长王淑梅出席会议。

1.1.jpg

活动合影。

1.2.jpg

交流座谈会现场。

王淑梅指出,第三巡回法庭高度重视与代表委员、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的沟通联络工作,按照张军院长关于“用心用情做好代表委员联络”的指示精神,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自觉接受监督。王淑梅首先向与会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通报了2024年人民法院工作情况,特别是人民法院在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抓前端、治未病以及法院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随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南京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同志介绍2024年以来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1.3.jpg

全国人大代表于宁杰。

1.4.jpg

全国人大代表王安维。

1.5.jpg

全国人大代表朱建弟。

1.6.jpg

全国人大代表李文辉。

1.7.jpg

全国人大代表李承霞。

1.8.jpg

全国人大代表吴金笔。

1.9.jpg

全国人大代表张海荣。

2.0.jpg

全国人大代表周善红。

2.1.jpg

全国人大代表黄勇平。

2.2.jpg

全国人大代表彭聪。

2.3.jpg

全国人大代表樊芸。

2.4.jpg

全国人大代表薛济民。

2.5.jpg

全国政协委员魏青松。

“不管巡回法庭如何发展和改革,都要立足于落实‘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最高人民法院’,建议充分发挥好产生于巡回区的‘枫桥经验’”“景德镇知识产权法庭聘请我担任学术方面的监督人,下一步我将积极发挥个人专业特长,为司法工作作出贡献”“最高法院推动的案例库就是要避免同案不同判,有的基层法院不了解或者没有传达到位,同案不同判的情况还在发生”“要探索怎样通过司法来保护企业生存,对恶性竞争要从严处理”“希望提高一二审法院的审判质效,加强对法官的人文关怀”“要聚焦重点领域科技创新,不断完善司法裁判、加强法律研究、技术调研”“作为最高法院特约监督员,我将切实增强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司法监督、桥梁纽带作用”“人民法院还要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特别是对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度”“司法审判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要积极研究探索提前预防新型案件的路径”“人民法院和代表委员共同做好息诉罢访、矛盾化解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既可以提高化解质效,也可以加强经验交流”“要加强数字经济下的司法保护,提高侵权成本”“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还要进一步贯彻平等保护理念”“为更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为与我国四级两审制的基本诉讼制度相协调,我呼吁早日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法院。同时,江苏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高地,建议早日在江苏设立知识产权法院”13位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分别根据履职经历对人民法院和巡回法庭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一致表示将持续关注人民法院工作,继续发挥监督职能作用。

王淑梅对各位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务实中肯的意见建议表示感谢并一一作出回应,希望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能够继续关心支持人民法院工作,深入法院开展调研指导,近距离了解法院、了解巡回法庭,进行全方位监督,促进监督履职和接受监督同向发力、良性互动。下一步,第三巡回法庭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找准服务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结合点、落脚点,把“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落到实处,为巡回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司法动能。

此次座谈由第三巡回法庭分党组副书记、副庭长付向波主持,江苏高院、南京中院、江北新区管委会及江北新区法院相关负责同志及第三巡回法庭干警参加座谈。

2.6.jpg

调研现场。

下午,部分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到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调研,走访了江北新区规划展览馆及部分高新企业,实地了解巡回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5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