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5-04-28
星期一
 当前位置:首页 >> 视点 >> 简讯 >> 正文
进一步巩固深化上合组织框架内司法交流合作
时间:2025-04-24 10:55:22    作者:白龙飞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第二十次上合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开幕

陈文清致辞 张军作专题发言 王浩致辞

团结协作是上合组织一路走来的成功经验,也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必然选择。4月23日上午,第二十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在浙江杭州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作专题发言,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浩在开幕式上致辞。

7547270ede41a0e174e0b480a0078cbf_20250423185425_47546.jpg

4月23日上午,第二十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在浙江杭州开幕。

张军在致辞中表示,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各成员国始终秉持和弘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为深化睦邻友好、维护成员国共同利益、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司法领域交流与合作是上合组织框架下的重要内容,开展可持续、开放、充满活力的司法交流合作符合各国共同利益。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愿同与会各国最高法院广泛凝聚司法合作共识、与时俱进拓展丰富司法合作平台、巩固提升司法合作成果,以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威胁和挑战,进一步巩固深化上合组织框架内司法交流合作,持续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地区繁荣发展、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浩在致辞中表示,浙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萌发地和法治中国重要实践地,这些年来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进数字法治改革先行示范,以高水平平安法治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主席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一体推进更高水平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法治交流合作,为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组织家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随后,张军围绕“推进网络安全司法治理 把依法治网落到实处”作了专题发言。他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四个共同”等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司法机关始终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以公正裁判促进科技规范健康发展,以交流合作应对网络安全共同挑战,促进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希望能同与会各方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共筑网络安全法治屏障,消除跨境执法司法壁垒,形成网络安全治理合力,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与繁荣。

开幕式上,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司法总监古拉姆侯赛因·莫赫森尼·埃杰伊、印度共和国首席大法官桑吉夫·康纳、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最高法院院长阿斯兰别克·梅尔哈利耶夫、吉尔吉斯共和国最高法院院长梅德别克·萨特耶夫、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首席大法官叶海亚·阿夫里迪、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最高法院院长鲁斯塔姆·米尔佐佐达、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最高法院院长巴赫季亚尔·伊斯拉莫夫、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副秘书长图尔苏诺夫·巴蒂尔·埃尔基诺维奇分别致辞。白俄罗斯共和国最高法院院长瓦连金·苏卡洛、俄罗斯联邦最高法院院长伊琳娜·波德诺索娃线上致辞。

阿塞拜疆共和国最高法院院长伊纳姆·卡里莫夫,土耳其共和国最高上诉法院院长奥麦尔·科尔克兹,来自上合组织各成员国、部分对话伙伴国的司法界人士以及上合组织秘书处、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负责人、有关国家驻华使节等出席开幕式。

09bd2dcbc3fa0fb0a008e722f0e3251d_20250423185453_39412.jpg

与会各国代表合影留念。

开幕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大法官、最高法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邓修明主持。中央政法委秘书长訚柏,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杨春雷,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邱启文,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成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大法官、最高法副院长高晓力、上海高院院长贾宇、浙江高院院长李占国,中央政法委有关部门、最高法有关部门、浙江有关单位负责人,浙江法院有关负责人参加开幕式。(摄影:孙若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5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