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11-23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法官 >> 正文
“丫头”法官的小城故事
——记浙江省安吉县人民法院法官卞子彦
时间:2014-10-21 09:24:24    作者:孟焕良    来源:人民法院报

100.jpg

不满足于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竹乡土生土长的卞子彦说:“一座美丽的城市,需要有一条河流的穿越。”

1988年出生的她法学本科一毕业就“回家”,在浙江省安吉县这个她感觉充满灵性的小县城里,拥有“属于自己的大生活”:白天一头扎进乡民们的家长里短,时而普通话时而安吉话时而还要拿出蹩脚的河南话来“辩法析理”。2012年办结民商事案件410件,夺得全院审理案件数亚军,被县委政法委授予“十佳办案能手”,2013年又办案608件,被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记个人二等功;晚上下班,法官变回“丫头”,吃着母亲为一家老小做的爱心晚餐,母女俩有说有笑,回神发现丈夫和父亲已两碗米饭下肚,赶紧扒拉完自己的,和丈夫“牛大仙”到河边散步。

“看着对面闪烁的灯光,车辆川流,河面上绕着一层朦胧的雾气,脑子完全放空。”她喜欢这样和“牛大仙”同心同行的生活。

真真“看似一幅画 ,听像一首歌”,这小城故事,充满喜和乐。

“丫头,给我倒茶!”

看着这个瘦小、纤弱的丫头片子,居然穿着法袍,一本正经地坐在审判席上,王老伯就来气了。

省吃俭用的几万元钱被同村人借走不还,跑来打官司,谁想遇上这么个娃娃法官。

开完庭,王老伯跟着到了办公室。卞子彦说,这个借款人欠了不少债,估计官司打完,钱也很难要回来。

“那我找你们法官干什么?我可是交了钱的!”王老伯发起国企老职工的脾气,“一点事情都不给办,连杯茶都不泡!”

茶成了箭靶,他继续嚷着:“丫头,给我倒茶!”

这大嗓门嚷得卞子彦眼泪要掉下来了,也把旁边办公室的时任梅溪法庭庭长何勇强惊动了。他跑过来:“怎么啦?怎么啦?”瞄了眼卷宗说:“老王,别动气。要喝茶,我来给您泡就是了。您老喜欢白茶还是绿茶?”

2011年这一幕,就这样掀开了卞子彦的法官生涯剧幕。1988年出生的她那时才23岁,个头瘦小,体重45公斤。从法学本科毕业后考入安吉县人民法院,先后在政治处和民二庭做了两年书记员。

这年9月,她怀揣着助理审判员的任命书,拎着一袋书籍来到了乡下的梅溪法庭。

梅溪水乡、山乡兼而有之,土居、移民“五方杂处”。曾是唐宋商贸名镇,在太平天国战事和瘟疫中人口损失率达96%,后迁移大量河南、湖广、江北和浙闽移民居此垦荒,民国之后有安吉“小上海”之称,至今留有多种“方言岛”。

听着前辈们忠告“梅溪格咱角(方言,意为这片区域),是安吉顶难弄的地方”,卞子彦忐忑不安。何勇强心里也不好受:院机关调走个精干的男审判员,派来一个没有审判经验的小姑娘!

他就这样留心着这个年轻、文弱、腼腆的小女生怎样开始执掌法槌,面对梅溪这些“跑过码头”的当事人。

卞子彦想象的是“港片”里那些身着法袍、头戴假发的法官,坐堂问案、一槌定音,多帅!

但现在要从泡茶倒水开始!那天何勇强和她分享着乡下办案为什么要先品一口茶再开始谈案子、讲法律。

晚上回家,卞子彦和同为法官的“牛大仙”倒苦水:“我可是好心提醒他情况,他反倒觉得法院不给办事。法院又不是万能的。”

“牛大仙”同病相怜:“执行工作更不被理解。申请人说被执行人出现了,我们赶紧开车去,结果人家跑掉了;我们打道回府的路上,申请人又说被执行人再现了,我们赶紧掉头一直追到那人藏身到茫茫竹海里,搜查到天黑,也没找到。结果,申请人还说我们无能,连人都抓不到。要投诉!”

缘起那两次叛逆

如果不是那仅有的两次叛逆,卞子彦不会做法官,也不会是法官老婆。

卞子彦出生于教师家庭,除了父亲是当地重点高中老师,阿姨、姨夫、表姐等都是老师,可以继续掰着指头数下去。

母亲在父亲教书的高中做宿舍管理员,因为母亲要驻校值班,一家三口就此成了“住校生”。这集体生活一直到前年母亲因要照顾外公辞工为止。

打小是出了名的“乖乖女”,练书法、弹电子琴,都是安静的爱好。没人照顾早早上学读书,看书作业不用大人督促,日常生活自理,从不惹是生非,成绩也不让大人操心。

直到高考那年。

父母希望她读师范专业,“读个英语专业,”母亲什么都为她考虑好了,“回来到高中教英语,多好。”

“她高考数学成绩141分,英语137分。”文质彬彬的卞老师慢条斯理地说,“英语还可以,初中拿过全国大奖,马马虎虎。”

近十年前的这分数刻在他心里,不用回忆,但与外人讲话脸都要红的他喜欢用“马马虎虎”表达他的肯定。

卞子彦却坚决说不。“要填师范专业,你们自己去读。”

这个被闺蜜们叫作“丝瓜”的瘦小身体里,第一次爆发出如此倔强的能量。她最终去读了浙江工业大学的法学专业。

这还不算。2009年本科毕业念着“回家回家回家”考到安吉法院,母亲顺心了。但不久有了第二次叛逆。

她和一个比她大7岁的同事恋爱了。7岁,父母不能接受的差距。

但这个“牛大仙”以前也是老师,研究生毕业后才转行当法官的;他爱阅读,是个书呆子;和卞子彦一样爱打乒乓球,还会在冬天的晚上骑着自行车给她送热乎乎的蛋挞。

说完这些,小卞拉着“牛大仙”去让表姐们“把关”。

父母相信表姐们看人很准,她和“牛大仙”在所有人的祝福下开始简单的幸福。小卞这时把QQ签名后缀改为“同心,同行~~牛大仙O(∩_∩)O~”。

这些“争口气”的官司

就这样,他们组建了法官之家。在“给我倒茶”的吆五喝六中开始思考怎样做好基层法官,如何化干戈为玉帛,如何劝得一笑泯恩仇?

在法庭,常见这样的情形:民间借贷的案子,当事人辛苦攒下的钱,借出去就像泼出去的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离婚案件,夫妻无法“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话不投机相互指责;交通事故赔偿,几方责任人相互推诿,受害者矛盾对立,出言过激甚至大打出手等。

“特别是婚姻、相邻、赡养这些家长里短的传统民事纠纷,一开始办理时,明明事实挺清楚,法律关系也不复杂,但是办起来着实费劲,大家各说各理,根本不讲法律。”卞子彦说。

她常在办案时想到母亲管理高中女生几十个宿舍,女生们有了别扭不讲出来,憋在心里,遇事就借题发挥,闹到母亲这个宿管员那里,吧啦吧啦东扯西扯,风风火火的母亲这时就安静下来,各听一方,然后才“一二三四”地引导。

她开始揣摩庭长“先喝口茶再谈”的道理,经常向书记员、陪审员了解当事人的情绪反应,对那些“争口气”官司,“开个庭、下个判看起来很帅,但人家还是会吵上门来,”她说,乐于倾听,善于沟通,宣泄怨气,“先让他们把火熄了,才能静下来解决问题。”

小孙(男)和小孔(女)原本一对恋人,订婚后小孔态度突变冷淡,疑惑重生的小孙提出退婚,起诉要求返还彩礼。

看着小孙诉状里陈述的细节,小孔订婚前后判若两人,到底产生了什么矛盾?卞子彦准备开庭前和双方“喝口茶”。

见到20多岁的小孔,两人聊了半晌,才知是小孙家人,订婚后把生辰八字拿去算了不合,便再也不同意继续交往。

“不是我在乎那点彩礼,主要是你男方先提出退婚的,按风俗就不应该要回去。”小孔说。

等她把孙、孔叫到一起,发现两人见面也没有特别深的反感,就引导他们理性认识生辰八字这类封建迷信,如果不是家人反对,两人以后说不定还会重归于好。

对于彩礼的返还,她结合风俗习惯,开导小孙:“毕竟两人相识也是一种缘分,已经赠送的小东西就留给对方作个纪念,无须要回。”对于小孔,“大家好聚好散,何必为了点财物,由情人争成仇人。”

通过细心沟通,小孔将大部分首饰返还,小孙愉快地撤了诉。

等做了15年律师的陈凯代理的案子到卞子彦手里时,他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个办事干练、有礼有节的“上品”(安吉话:上路快的意思)法官了。

“她不会书生气地说,这个案子今天我就是要开庭要下判,不怕麻烦,愿意考虑你代理律师提到的一些细节问题。而且案子拿到手,给双方代理人分析下来条理清晰,在调解前把各种利弊说给你听,究竟是接受判决100万,承受不履行风险,还是调解90万拿到手。”陈凯说起自己刚代理的一个民间借贷的案子。

他代理的是被告,希望卞子彦做做原告工作,再给半月时间筹款,到时带着现金来调解。原、被告本来也是朋友关系,可生意实在不好做,被告没筹好款,也就服判息诉了,他自己说“法官给机会了”。

“丫头”办案冲冠

“对民间借贷类型案件,按地域、诉请分类办理,实行简案快审;对劳动报酬批量案件,十多件一批,采取并案审理;对质量纠纷等争议较大案件,仔细办理,实行难案精审。”经过几个月的艰苦付出,卞子彦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快审快结的套路。

随着这些传统民事案子在卞子彦那里流转越来越快,大家发现以前那个文静、腼腆的小女生,展现出来的是种干练与活力。

2011年9月才开始办案的“丫头”,2012年年终总结时居然办案数量第二,2013年第一。

而挂在她脸上的还是那浅浅的笑容,偶尔会在网上吐槽一下这没到下半年就单休的日子,但同事看到的还是爱打乒乓球爱微笑的“丫头”。

“从来没有怨言,不发牢骚,最多是在食堂吃饭时来句‘啊,这个月我们案子多啊’,然后笑笑继续吃饭。”看着卞子彦快速成长进步的驻庭陪审员杨学贵说。

卞子彦记住的不是办案数量,而是成长学习中的“摔跤”。她把一次有瑕疵的调解记得和那次泡茶一样清晰。

一个20多万的民间借贷,主持双方达成分期付款的协议,但为了强调诚意,协议把违约金订为几十万。

“拿给庭长审查时,庭长吓了一跳,万一不能如期付款,这几十万的违约金恐怕是另一个没完没了的纠纷导火索。”卞子彦说,从此她牢牢记住仔细审查调解协议的重要性,“调解也必须在预期、合理范围内。”

她把这仔细用到了办案的各个流程里去。程泰寅有时开完庭跑来串门,喜欢边吃卞子彦和大家分享的零食、水果,边交流一些同属年轻法官的共性问题,简转普程序怎么走?送达回证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怎么归档?

翻着卞子彦的案卷,他看到了一个丫头法官的细心,“案子这么多,文书堆积如山,出些小错在所难免,有些举证通知书送掉后一时没有回来,我们就会忘记补上。但她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但有些小错就是致命的伤。因怀孕回到城区法庭办案的卞子彦现在的庭长是戴伟民,他说每次签发文书时都会特别核对当事人身份证号码、住址等信息,但对卞子彦他很放心。

“身份证号码那么长,抄错的几率有1%至5%。一旦出错问题就大了。”他说,有次保全要扣押当事人车辆,因为没细细核对身份证号码,结果把另一个同名同姓的人的汽车给扣了。

戴伟民留意卞子彦的是,是否该给这个“准妈妈”减负。“她现在考核任务减半,但每次看办案数据,都发现她手头案子又结掉了,好像不需要特殊关照。”

就这样,这个“孕妇”法官办案数仍排在前面,以月均办案26件的速度行进。

“小字辈”也能挑大梁

梅溪法庭所在的溪龙、昆铜一带山区,是安吉高档白茶的主产区,白茶产业也是当地“超级财神”。每年4月黄金季节,辖区招用5万多河南、安徽等地女工采摘。季节性民工荒造成采茶女“高龄化”,因为丘陵、野外环境劳作,容易突发自身疾病、人身损伤、灾害事故等一些情况,极易与茶商产生群体性纠纷。

去年4月10日,来自安徽61岁的采茶女蔡某,在山坡采茶时因站立不稳,不慎摔伤致左腿骨折。老板马上将她急送县医院救治,预付医疗费1万余元。

蔡某家人开口就要8万多元赔偿费,双方一时“谈不拢”闹起了纠纷。

乡里接到“告急”电话后,马上联系梅溪法庭。

“卞子彦可以冲锋在前线了。”现任庭长彭瑞森开始想让这个丫头法官挑挑大梁看。

卞子彦临危受命,心理一紧:农谚说白茶“早采三天是宝,晚采三天是草”,处理不及时、不稳妥,可能会引发外来民工停工、“转场”,耽误高档白茶的采摘生产,一天损失可就数万元。

了解纠纷来龙去脉后,她帮助乡镇干部分析:“蔡某是在采茶期间受伤,属于工伤,医疗、误工、护理等费用都应该由老板承担;老板及时送医院救治已尽到责任,但还应该给予适当的补偿。”

于是,她和乡镇干部分头“背靠背”做工作,经过多个回合的疏导,直到中午双方达成补偿协议,一次性赔偿蔡某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损失共5万元。为确保案结事了,她引导双方申请司法确认,审查后当即制作“民事裁定书”送达双方,老板随后全部付清。

“这起采茶用工纠纷的快速平息,既为白茶正常生产提供了保证,也为乡镇人民调解组织树立了威信。”镇综治办干部不无感激。

考验“小字辈”的,还有形形色色当事人放出的“烟雾弹”。近年经济形势不景气,曾经风光一时的一些规模企业,因涉财务风险、资金链危机濒临倒闭。有些被拖累的供应商为挽回损失,心怀侥幸,与债务人串通一气玩起虚假诉讼,以此对付财产抵押的银行等债权人。

卞子彦在彭瑞森指导下开始练习“火眼金睛”,对涉及官司缠身的企业,特别留个心眼,仔细审核,突击调查,“可不能被当事人牵着鼻子走”。

今年年初,她接到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原告俞某、泡沫公司起诉称:与被告家具公司有长期供货关系,到2012年底家具公司拖欠原告货款1292万元。经协商,家具公司的关联企业包装公司自愿代偿欠款,双方于是签订一份长达10年的厂房租赁抵债协议,约定包装公司将厂房出租给原告,以租金冲抵货款。

“当时家具公司还在使用该厂房,原告同意将厂房返租给家具公司使用,年租金134万元,每年年底付清。现因家具公司未支付第一年租金,原告诉请判令两被告支付租金134万元,并腾空厂房移交给原告。”原告代理人理直气壮。

卞子彦拿到案卷,仔细审查发现,被告家具公司经营不善,债务累累,是被告席上的“常客”;二被告法定代表人系同一个人,两公司也共用一个厂房;而且厂房先出租再返租事有蹊跷,存在虚假诉讼之嫌。

于是,卞子彦果断通知原、被告公司的法人代表分别到庭。认真审核原、被告表述是否吻合,陈述是否属实。另一方面,严肃向原、被告释法明理,告知虚假诉讼的法律后果,并列举因虚假诉讼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典型案例。

此番深入调查,查清原、被告之间厂房出租抵债纯属“乌龙”。被告包装公司的厂房因银行贷款已经抵押,后来自身债务增多,银行贷款虽未到期却将无力偿还,银行一旦起诉,厂房面临拍卖被优先执行抵债的困境。

“被告利用‘买卖不破租赁’一招,签订租赁协议,给银行实现债权设置障碍,打算拖延几年时间,提高厂房资产变现价值,以便原告得到债款清偿,于是双方玩起虚假诉讼一招。”

真相水落石出。她马上向彭瑞林、分管院领导汇报,对两原告、被告分别处以2万元、1万元罚款,原、被告均主动缴纳了罚款。切实保障了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家庭“茶话会”

卞子彦现在是“名人”了,连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领导到安吉来调研,也会提到“你们安吉有个卞子彦”,如此盛名仿佛没有成为她的负累,同事们说她还是那样说话轻轻巧巧,办事利利落落。“在她身上,你看不到为名所累的压力。”

她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有自己的衡量标准,不太为外界撼动。连同事的婚宴,大家都去杯盏交错,只有她和“牛大仙”两人安安静静坐在那里,不去邻桌、领导桌等敬酒,在热闹的社交中一目了然的“异类”。

“虽然现在案多人少矛盾空前突出,2012年案件上升超过60.1%,去年又保持在41.1%的高增长,下半年每周实行周六工作制,挤占休息时间在所难免,好在夫妻都是法官,相互理解支持。”卞子彦谈及压力,也是一脸淡然,继而满脸笑容,“我们只用做好工作就行了,家务活全由母亲承包。前年为照顾年事已高的外公,妈妈辞工在家做全职‘保姆’。”

这是属于小城法官的幸福。每天晚饭,桌上和妈妈没完没了地聊法庭故事,聊第二天要去参加的演讲,在女人的叽叽喳喳中,男人们已闷头吃完两碗饭。

偶尔父母有事外出,“牛大仙”戴着耳机下厨,丫头用手机拍下这“李氏炒饭”瞬间,外加一个默默洗碗的背影,发到微信朋友圈。

到了夏初采茶的周末,因为父母喜欢喝茶,这法官夫妇就全副武装跑到亲戚采剩的茶园里去,一片片采下这些原生态、没有农药污染的叶子,代为加工后,可供父母喝上一年。

办再多离婚官司,卞子彦依然相信爱情。她不会计较要自己父母帮着偿还婆家当年为婚礼欠下的债务,为公婆买房资助的房款,她在乎的是没有鲜花的情人节,收到了“牛大仙”的情书一封,“让漫天的雪花再飘一会吧,让我们的爱像这雪花一样纯洁”。读起来酸溜溜、甜滋滋的。


【关闭】 【打印】 【纠错】  [责任编辑:朱玲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