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11-24
星期天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荐书平台 >> 短篇精华 >> 正文
新觉醒时代
作者:成中英    分类:短篇精华    阅读:5217    评论:0    发布:2014-11-25 17:21:47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成中英先生近年来关于中华文明自觉与道德觉醒的最新思考。作为华夏民族传统中儒道两大基干的初典,《周易》以其丰厚的人文精神和创生精神而成为中华文明本体的形上学原点;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中西文明多元融合会通的语境下,当代学人只有发扬兼具本体意识与日常存在意识的易学本体论和知识论,有效地将卷帙浩繁的历史文本的沉默转化为富于鲜活生命力的现代话语,重新诠释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择善固执以及仁爱、忠恕、诚信等传统命题、规约中所蕴含的深厚的生命意义与价值理念,方能救治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伦理失落,从而为古老的中华文明开辟一条整合过去、回应当下、启迪未来的现代化之路。

全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传统文明的现代价值以及中西文明之间的对话;第二部分进一步梳理儒道两家思想资源中所潜涵的生命哲学与价值体系,从而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系列化开辟道路;第三部分系统地论述具有中华文明本体论意义的易学本体论诠释以及儒学精神的创化;第四部分讨论儒家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的施为与展开;第五部分是有关管理哲学与政治哲学的探索。

成中英先生在治学上既得力于方东美先生全球文化的大局观与整体观,又颇具文化自省与民族兴亡意识,力主复苏儒道两家健康饱满的生命精神,阐扬以人为本、诚信、中庸、仁者爱人等核心价值观念,关注儒家本体的求知、笃行,在当今世界多元互通的背景下构建与西方文明平等对话的平台。在对待中西古今的问题上,成先生强调当今的学人应采取开放的心态,积极向古代的文明传统开拓资源和向西方的先进文明汲取新知,力求建立一个崭新的具有全球普世价值的天人合一的本体宇宙观和生命发展观,并由此创立民族自身完备的知识论系统,发展出一整套适应现代社会的明体致用的方法论、决策论和现代管理哲学。


作者简介:

成中英(Chung-Ying, Cheng, 1935—),国际知名华裔哲学家、新易学创始人,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夏威夷大学终身哲学教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创会会长。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哲学讲座教授等。

成中英先生早年就教于方东美先生,后游学美国哈佛大学,师从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分析哲学大师W.O.蒯因,于196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为华人中第一位全面、深入研习西方现代哲学的学者。成氏哲学的主要建树是在方东美先生“哲学三慧”、“文明四象”的基础上引入蒯因分析哲学及伽达默尔阐释学方法,创立以易学本体论、知识论为核心的本体诠释学与新易学,为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寻求一个形上学的本体原点。 成先生的另一重要贡献,是1973年创办并主编英文版《中国哲学季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1975年创立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在西方主流学术界大力推进有关中国哲学的研究及探讨儒学现代化的进路。成中英先生长期受聘于牛津大学、巴黎大学、柏林大学、慕尼黑大学、耶鲁大学等国际一流学府,与杜维明、刘述先、余英时等同为当今最知名的汉学家。

成中英先生以其主编的洋洋八卷本的《本体与诠释》开启对中西哲学根源及体系的探究,因而成为当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其他主要著作有:《知识与价值》,《儒家哲学论》,《易学本体论》、《原道易经哲学》、《易经哲学与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以及《成中英文集》、《成中英自选集》等。

精彩书评:

成先生早年得力于方东美先生的大局观及文明自觉的意识,后至哈佛大学系统地钻研西方古典哲学,尤其在现代分析哲学和解释学的基础上追本溯源,开创了易学本体论和知识论,既为生生不已的中华文明寻找到一个形上学的原点,又使传统的易学走出象数、义理研究的老路,在学界产生良好的反响。

——余敦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

在当代国际知名的新儒家中,成中英先生积极向中华传统文明开拓资源和向西方现代文明汲取新知,力求建立一整套颇具东方特色的本体宇宙观和生命发展观,并由此创立民族自身的知识论体系,具有完整的理性结构和全球意识。可以说,成先生的这部文集记录了作者对于中华文明自身价值的最新思考与探索,可喜可贺。

——李学勤(著名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推荐单位:新华悦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