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锡五传》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周强出席 江必新讲话 徐家新主持
时间:2015-02-13 09:02:13 作者:罗书臻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网
图为 座谈会现场 孙若丰 摄 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马锡五传》出版座谈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出席,副院长江必新讲话,政治部主任徐家新主持座谈会。 马锡五是陕西志丹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上世纪40年代曾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最高人民法院西北分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他在司法实践中创造的“马锡五审判方式”至今仍闪耀着时代的光辉。《马锡五传》一书平实地记录了马锡五同志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细致地描述了他从出身贫寒的学徒工到投身革命的热血青年,从边区的政府专员、司法工作者到新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的传奇经历,真实地反映了老一辈司法工作者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法制原则、坚持司法便民的工作方法,生动地再现了马锡五同志热爱人民、热爱党的司法事业、为人民司法工作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人生历程。 江必新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对《马锡五传》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马锡五传》重点展示了“马锡五审判方式”从萌芽、探索、确立到推广的历程,反映了中国当代司法体制从边区建立直至今天历经坎坷、不断成熟的波澜壮阔的全程,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法制史研究的空白,为广大法官学习“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髓、做好新时期的司法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江必新指出,作为新中国司法事业的奠基者之一,马锡五同志的一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马锡五审判方式”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坚持原则、创新方式、便民利民的司法工作方法,成为我国人民司法事业优良传统的源头活水,被国际司法界誉为“东方审判经验”。“马锡五审判方式”体现了对司法为民、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价值追求,在今天依然有其时代价值,认真学习并深刻领悟“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时代精神,创新司法工作的方式方法,十分必要。 江必新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人民法院要继承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这一优良人民司法传统,在司法工作中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坚持服务人民的立场不变,始终坚持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始终坚持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要在司法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司法民主,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作用,构建阳光司法体制,畅通群众意见反映渠道,要用群众接受的语言诠释法理,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纠纷;要在司法工作中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完善为民网络,创新便民举措,改进司法作风,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要在司法工作中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将司法改革作为不断提升司法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座谈会上,《马锡五传》作者杨正发、马锡五同志子女代表马秦宁先后作了发言,马锡五同志的亲友代表齐心(习仲勋同志夫人)委托习远平作了发言,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梁明远也在座谈会上发了言,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阎庆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最高人民法院各部门和直属单位负责人、马锡五同志的子女、《马锡五传》编委会代表、马锡五同志工作过地方的代表、专家学者代表、马锡五同志亲友代表以及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座谈会。 据了解,《马锡五传》是在中央有关部门和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的关怀下,由作者、马锡五同志的亲属好友、研究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完成的,该书由人民法院出版社正式出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