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11-23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法官 >> 正文
80后“最美法官”的乡土法治梦
记江苏省句容市人民法院下蜀人民法庭庭长王丽
时间:2015-05-15 15:41:52    作者:孙彩萍    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

5.jpg

“最大是法!最美是你!因为你们,依法治国化为生动实践!因为你们,公平正义汇成心头暖流!”2015年1月8日,“江苏最美法官”颁奖典礼拉开帷幕。获奖的10名法官中,唯一的一名“80后”最引人注目,她叫王丽,是江苏省句容市人民法院下蜀人民法庭庭长。别看她年纪不大,却已经拥有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省优秀法官、镇江市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句容市十大杰出青年等多项荣誉。

有韧劲的“女汉子”

1980年出生的王丽是地地道道的句容茅山老区人,家境贫寒的她上大学的钱是从亲友处借来的。2004年,刚参加工作的王丽不仅抠着自己的生活费供妹妹读完大学,还咬紧牙关一口气将所欠的外债全部还清了,而那个时候每个月工资她只留200块钱给自己零花。除了还债,王丽还为自己定下了2005年通过司法考试的目标。最终,王丽一考即中,并与男友喜结连理。刚到法庭,王丽从书记员做起,法庭记录、谈话笔录、外出调查,尽管都是枯燥而重复的工作,但王丽却干得认真仔细。因为一次次的庭审犹如一本本教科书教会她怎么办案、怎么做人,一本本的卷宗记载着当事人内心的诉求与期盼。因此,自她独当一面开始办案时,她心里装的全是当事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心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做一名简单的“平民法官”,王丽用自己的诚意带动着身边的同事,也感染着每一位当事人,让当事人挟怒而来,含笑而归。

2007年,王丽开始办案,对审判工作的热爱与认真的态度、忘我的学习,成就了她案件审判的高质量和高效率,逐渐成长为句容法院的办案状元。她办结的2000余件案件中,没有一件因处理不当导致信访。同事陈琴与王丽同在基层法庭共事过,她清晰地记得,从怀孕到生孩子,庭长一直提心吊胆再三关照她好好休息,但王丽愣是一天没歇。“在她身上最能体现女同志的韧劲”,陈琴钦佩地说。

有温度的“和事佬 ”

2013年农历新年刚上班,原告孙某手持被告王某的欠条来到法庭,要求法庭帮他追回装潢材料款。开庭当天,被告王某一走进法庭,就怒气冲冲地将应诉材料摔在桌上,大声指责:“凭什么让我当被告,有什么道理让我来开庭?”当时,王某脸上青筋直冒,两颊微红,王丽还闻到了一股酒味。为平息他的怒气,王丽连忙招呼他坐下,不想王某在法庭上拍桌子敲板凳并对王丽展开人身攻击,委屈之下王丽泪落法庭⋯⋯

“依据法律,我们是可以以扰乱法庭秩序对其采取强制措施的。”王丽说,但如果那样一来就会激化矛盾,使案件变得更加复杂,不利于案件的最终判决。因为王某也是受害人,最终王丽让酒后的王某先行回家。两天后,王丽主动联系王某并开庭,酒醒后的王某全力配合并真诚致歉,终于使一件棘手的案件顺利化解。

忘记所受的委屈,却牵挂该关注的事。辖区八旬王老太的赡养问题就是王丽一直念念不忘的。因为14年前的分家协议,在老伴去世和老家拆迁后,王老太的赡养没了着落。两个儿子相互推诿,案件起诉到法庭后,王丽整整调解了4个多月,最后才判定兄弟俩轮流赡养老人,每人每月支付老人300元赡养费,医疗费用等则凭票据各承担一半。

“案子虽然结了,但不能就放下不管了。这种亲情案子,最后还要靠亲情来维系和解决,和解是最好的办法。”王丽为此多次到王老太家去“家访”,帮老人及其家人心平气和地化解矛盾。

“我很珍惜当法官的机会,就想多一份努力,多一点奉献,让更多的父老乡亲少一些纠纷,多一些和谐。哪怕自己多受一点委屈、多流一点眼泪,心里真的很踏实。”这是王丽的本色告白。基层法官面对的都是社会普通民众,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有的甚至目不识丁。此时,一颗包容的爱心,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一副处变不惊的神情远比法律法规、法言法语更有用武之地,让坚硬的法律更有温度。

有干劲的“领头羊”

2013年,王丽开始主持下蜀法庭工作,完成了从单纯个人办好案到带好团队的华丽转身。每天往返于市区与法庭30多公里的路程中,王丽和大家交流最多的是“草根智慧”:运用群众语言,拉近法官与群众的距离;巡回审判进社区乡村,增进与百姓的感情;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化解纠纷;把执行法律与吸收公序良俗相结合等。

在审理一起83岁的老人状告儿子赡养费纠纷案中,经过5个小时的说服教育,儿子终于给付了拖欠10年的赡养费,但老人却当场将费用退给了儿子,细心的王丽感觉到老人需要的不是金钱,而是用钱买不来的亲情。王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与当地乡镇基层组织联系,召开“普法大会”,教育引导群众尊老爱幼、知耻明理。打那以后,下蜀法庭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预防、化解一体化联动网络,建立起由18名司法联络员和72名人民调解员共同构成的人民调解为基础、司法助理员和基层民调员为依托、司法审判为保障的联动调处纠纷机制,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积极性。3年来,下蜀法庭联合各方力量诉前化解的矛盾纠纷达800多起,辖区涌现了多个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句容宝华镇司法所所长王云说,镇里的重大矛盾案件都离不开法庭的指导,2014年在处理一起涉及死亡赔偿的矛盾激化案件中,王丽和他们苦口婆心给当事人做工作到深夜12点多,最后双方当事人在凌晨3点达成了调解协议。

在院党组的重视下,王丽还加强了法庭的“沐正苑”法治文化基地建设,庭院回廊中蕴含的法治文化、道德文化、廉政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案说法和诉讼指南六大元素,不仅弘扬了法治的精神,传承了道德的力量,还彰显了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体现了为民的情怀,充分展示了以案释法的成效。“希望来过法庭的人都如沐春风,知正义、知正气、知正道。”王丽说。

有底线的“法院人”

案件一进门,到处去托人。这句话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法官会遇到的许多诱惑。在王丽看来,迷离的色彩固然诱人,但那毕竟不是赤诚的颜色。曾经一位关系很好的同学因其表兄将人打伤被对方起诉一事找到王丽,说:“花多少钱都不在乎,只要你肯帮忙判对方败诉,你的情我会报答的,要不然我的脸没处搁啊。”王丽几经解释,老同学还是什么也听不进去,反而说,现在哪有不吃荤的猫,只要肯出钱啥事也能办成。王丽当即严肃地说:“你这是什么话,我今天要给你看看,什么是只讲法,不认钱!这个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你表兄理应承担赔偿责任,这个忙我帮不了!”从此这位老同学说她不近人情,再也没有登过她家的门。有人说她人虽年轻却很古板,但王丽认为,只要是为了维护正义和法律的尊严,只要做到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只要做到了仰不愧党,俯不愧法,就是再古板也值!

“她用泥土芳香和草根智慧告诉我们,乡村法官大有所为。”这是王丽获得“江苏最美法官”时的颁奖词。面对荣誉,王丽却十分清醒:江苏法官的办案数处于全国前列,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一线法官的艰辛与付出,大家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优厚的待遇,甚至没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但日升日落,案来案走,每位法院人都在这忙碌与平凡中依然选择了坚守。

“我是幸运的,能站在光彩夺目的舞台上,我没有任何理由来松懈自己,我代表的是我身边每一位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的法院人!我想,正是这份担当与感激激励着大家默默地坚持着,毫无怨言!”王丽说。

【关闭】 【打印】 【纠错】  [责任编辑:朱玲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