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利民的“温情之窗”
——日照东港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见闻
时间:2015-09-07 10:27:29 作者:张晓燕 魏培培 姚杉 来源:人民法院报
诉讼服务中心是人民法院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司法为民的第一道窗口。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健全工作制度,提升服务档次,努力把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成方便群众诉讼的优质窗口,塑造成彰显司法公信的第一品牌。 擦亮方便群众诉讼的优质窗口 “朋友借了俺八千块钱,快两年了还不还,法官您帮俺写个诉状,给立上案吧。”8月25日上午10点,来自东港区陈疃镇的范大姐因为债务纠纷,拿着借条焦急地来到东港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起诉。 在了解到范大姐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不会撰写诉状的情况后,立案法官将大姐引领到了旁边的“律师志愿服务中心”。不到半小时,范大姐就带着在志愿律师指导下写好的诉状,到立案窗口办理了立案手续。 “多亏了这个‘律师志愿服务中心’,真是帮了俺大忙了。”原本因为不会写诉状而一筹莫展的范大姐,此刻终于平复了情绪。 据悉,为了积极应对立案登记制改革带来的收案骤增新常态,进一步畅通诉讼服务渠道,今年以来,东港法院探索建立了律师、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一方面与区司法局及律协沟通,选取20名优秀律师,轮流排班在诉讼服务中心开展志愿服务;另一方面强化院校合作,联合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由导师带队来院开展志愿服务。同时,该院出台《律师、大学生诉讼服务志愿工作制度》,明确志愿职能主要是诉讼引导、法律咨询、指导准备诉讼材料、协助开展诉前调解工作等,通过利用第三方资源开展诉讼服务,进一步优化了诉讼服务品质,节约了审判资源。 此外,为了积极回应群众司法需求,让群众能够“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东港法院部署开展了“擦亮立案窗口、建设规范化诉讼服务中心”主题活动,对诉讼服务中心全面升级改造,倾力打造立案、接访、执行、投诉、卷宗查询五大窗口并驾齐驱的诉讼服务模式,将庭审以外的十余项程序性诉讼事务成功从审判执行部门剥离,整体关口前移、推向前台。 立案区增设庭长值班、技术鉴定、律师值班等8项服务;接访区构建起现场接访、领导周三接访、远程视频接访的“立体化”集中接访模式;执行案件的立案、查询、转办等事项全部都集中到执行服务区办理;将档案室打造成开放式卷宗查阅窗口,当事人既可以借阅、复印纸质卷宗,还可以自助查询、打印2002年以来所有案件的电子卷宗;在全市法院率先设立投诉服务区,立案时即发送短信告知当事人投诉服务方式,当事人可以随时到投诉中心反映问题。2014年,共受理投诉15件,较2013年下降53.1%,今年1月至8月,共受理投诉4件,无一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群众对法院工作满意度逐年提升。 打造推进基层治理的崭新平台 “之前没意识到,在水库上游加工石材,危害这么大。我决定这次回去,立马拆除加工设备,不能一错再错。”东港区陈疃镇某石材厂厂长许某向陈疃镇政府作出保证。 6月12日上午,在东港法院诉前调解中心,到法院准备起诉的陈疃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与许某握手言和,双方都对东港法院诉前调解工作赞不绝口。 据了解,因陈疃镇处在日照水库上游,全镇石材加工产生的大量锯泥锯渣、生产废水等,曾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更直接危及市区群众的饮用水安全。2013年,该镇启动了石材加工企业整体搬迁入园和综合整治项目,然而许某在签订转产停产协议,并领取了发展补助金和利息补贴后,仍继续进行石材加工,且态度较为强硬。于是,陈疃镇人民政府来到东港法院,准备将许某告上法庭。 考虑到案件事关民生工程,并且还有许多像许某一样的业户,也都在“观望”案件处理结果,为了不激化矛盾,又能达到理想的警示教育效果,立案一庭庭长焦庭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决定进行诉前调解。 接收到案件材料后,为达到理想的调解效果,诉前调解员李青当天赶到石材厂了解情况,一方面从石材加工污染环境、危害饮用水安全等角度做许某的工作,另一方面向其讲明如果案件判决,其将会承担的诉讼风险。经过多次现场调解、电话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许某不仅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还自愿拿出1.1万元作为其违背协议的处罚,且主动表示要帮助政府做好其他业户的工作。 据悉,为了把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成推进基层治理的崭新平台,东港法院坚持把诉前调解作为化解民商事纠纷的重要方式。2009年起该院就在立案大厅成立了诉前调解中心,安排两名人民调解员专职负责诉前调解工作,并在各派出法庭设立诉讼服务站,同步建立诉调对接中心,与司法所“庭所共建”,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同时,该院还积极协调妇联、工会、医疗及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等七部门,签署《关于开展诉前委托调解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委托调解机制,对妇女儿童权益、劳动争议、医疗纠纷等案件,实现“多方联动、联防联控”。 2009年以来,该院通过诉前调解及委托调解,共化解矛盾纠纷32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85.3%。 塑造彰显司法公信的第一品牌 “这远程视频接访真是太方便了!”5月14日,在东港法院一楼接访大厅内,信访人申某通过远程视频接访系统,与最高人民法院接访法官进行了“面对面”对话,最高法院法官对申某的信访诉求进行了详细解答。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细化服务,改进作风,塑造彰显司法公信的第一品牌,东港法院不断在提升诉讼服务“软实力”上下功夫。 一方面,积极推进涉诉信访改革,着力打造“文明之窗”。自2010年开始,探索实施“院领导周三远程视频接访”制度。每周的周三,日照中院领导班子成员通过视频连线,接待来访群众。今年还在全市法院率先与最高法院、山东高院连线进行远程视频接访,让信访人在“家门口”即可与最高法院、山东高院的法官对话,既减轻了信访人的申诉成本和旅途劳累,又提高了信访效率。 为适应大数据时代需要,该院还创新建立信访案件管理系统,进一步增强法官办案质量意识。2014年,全省法院涉诉信访改革工作培训会在日照召开,推广“东港经验”。 另一方面,东港法院不断细化便民举措,打造“温情之窗”。该院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司法便民利民工作的28条意见》,对行动不便、路途遥远的,提供上门立案服务;对经济困难的,及时予以司法救助;发放廉政监督卡,群众不满意可随时投诉;开通绿色通道,对老幼病残案件优先立案;在各镇、街道人民法庭建立“诉讼服务站”,就地实现立案、查询案件信息等功能。2012年以来,该院共上门立案32件,为521名经济困难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273万元,为群众带去真正的实惠和温暖。 “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是破解‘六难三案’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突破点,做好这项工作,是基层法院追求司法公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东港法院院长王义宽表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