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古城地域文化,推动法院文化建设
——以资中县法院文化建设为视角
时间:2014-04-10 16:49:40 作者:罗德富 来源:四川省资中县人民法院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历史和传统要求我们重视国家文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急切呼唤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期待、新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法院文化建设。 地域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法院文化建设无论是精神理念、行为模式还有制度的借鉴,都有着循序渐进的承接性,这种承接性离不开地域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的滋润和影响,从而使法院文化既具有司法文化一般特征的共性,又带有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个性。如何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法院特色文化建设,是基层法院需要深思的问题。笔者结合资中县的地域文化和法院实际,分析和阐述古城地域文化对法院文化建设的作用和影响,并对如何传承古城地域文化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提出自己的构想和看法。 一、资中古城的由来及传统地域文化的特色 资中县历史悠久,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建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纵观资中历史,最为有名的文化名片当属孔子之师苌弘故里。在这里,有以“苌弘”命名的道路、祠堂,有为苌弘塑造的巨大雕像,“苌弘文化”、“苌弘精神”成为资中古城地域文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苌弘,字叔,周朝时期资中人,我国古代著名学者、政治家,通晓天文、历数,精于音律、乐理,是中国音乐学界的开山鼻祖、南派天文学巴蜀代表人物,曾为孔子音乐之师,辅佐几代周王长达57年,致力于东周的富强统一,终生不渝。他主持礼乐活动,以德服人,坚守周文化,等到了孔子访学,实现了薪尽火传;明知天命不可违,依然抗争,竭力维护周王朝的存续;面对周敬王的轻信谗言,88岁的苌弘英勇不屈,剖腹自尽,“死之三年而血化为碧”,深受后世景仰。 苌弘的竭尽忠诚、鞠躬尽瘁、碧血丹心,经历史沉淀形成资中独具特色的“苌弘文化”,其精神内涵主要体现在“忠”、“礼”和“义”,包括崇尚节气的爱国精神、崇尚循礼的守法精神、崇尚德治的人道精神、崇尚厚德的仁爱精神和崇尚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对资中自古以来的人文精神有独特而持久的影响。在现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道德建设开始跟不上经济步伐之时,传承“苌弘文化”、弘扬“苌弘精神”,发扬“忠、礼、义”,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古城地域文化对法院文化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古城地域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延续力和日益凸显的社会价值,对法院精神文化的熏陶和行为文化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构建特色法院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古城地域文化的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院精神文化的发展建设。地域文化是一种没有文字的历史沉淀,对当地民众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以及性格习惯具有长久深远的影响,欧阳修在其文集中提到的“东南之俗好文,故进士多而经学少;西北之人尚质,故进士少而经学多”,就充分说明了地域文化对一方人文习惯的影响之深远。作为法院文化,必然受到当地历史文化、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的影响,从而具有自身的地域特点。法院精神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法官的人文素养、干警的个体素质,更离不开社会大发展的影响,故而地域文化在法院精神文化建设和发展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如资中县受儒家思想影响,其传统的古城地域文化是在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发展变化中形成的,尤其注重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使得资中古城地域文化的思想内核发挥了引导、教育、评价、表彰的功能。“苌弘文化”中提到的“德治”、“礼治”,含有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道德建设的意蕴,对法官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对“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着很大的引导和浸润作用。 (二)古城地域文化的深厚氛围为法院行为文化的形成营造了文化环境。传统地域文化的内容、表达方式,以其“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法院干警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直接或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其“滴水穿石”的力量,深刻影响着法院干警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如孔子在老师苌弘故乡,以身作则倡导尊师重教,于庙堂之中立而不坐;如苌弘在辅佐周王时,特别强调当权者以身作则,提倡以德服人;如晚唐时期资州刺史羊士谔重视礼法,被诗人薛涛赞“真松柏襟怀,君子高风也”,都对法院在加强行为文化建设中,特别注重规范干警的仪表、言谈、举止、交往,努力培养干警符合职业要求的行为模式有着极大的影响,对加强法院干部队伍建设,督促干警廉洁从政、依法办事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三、传承古城地域文化推进法院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以领悟古城地域文化思想为重点,强化干警人文素质教育。司法公正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司法人员的政治素质、文化道德素质以及法律素质,而司法人员要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影响时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文化品德修养和良好的业务素质。故法院要立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古城地域文化中的精华,多措并举,切实加强法院干警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干警的文化道德素质。一是将资中古城地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纳入干警教育培训体系,以教学形式要求干警认真解读,领悟先哲们的人生智慧与理想追求,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道德力量和精神力量。二是开展历史传统教育,对外邀请专家学者讲课,对内举办传统文化讲堂,为干警搭建表现平台,以此扩展干警的知识视野,促进法院文化建设。三是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把古城地域文化中所蕴含的巨大思想力量和艺术魅力融入培训内容、教学方式以及个人行为方式,使法院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古城地域文化。 (二)以传承古城地域文化精髓为关键,构建法院精神文化体系。一是注重历史文化在法院精神文化领域的熏染和浸润,深化苌弘胸怀天下、刚直不阿、以人为本、乐于奉献的精神,培育法官宁静致远、清廉如水的情操,把“厚德、重法、清廉、为民”的法院文化沉积和优良传统浸入每个干警的灵魂深处,进而成为法院文化建设发展的不懈追求和价值取向,成为法院生存与发展的健康“基因”,发挥法院精神文化的巨大整体优势。二是把适合法官身心健康和法院发展需求的活动作为传承古城地域文化的有效载体,通过活动彰显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精神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如利用重大传统节日,举办主题文艺汇演、演讲比赛、主题党团日活动、传统经典诵读等活动,培养法官良好的心态和高尚的人格品质,创造积极向上的法院文化精神。三是充分采用组织干警参观资中传统文化、定期开展弘扬“苌弘精神”专题研讨会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干警在优秀的人文传统中自觉增强对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责任感、使命感,强化不怕吃苦、勇于创业、积极奉献、一心为民等优良作风,以旺盛的生命力、战斗力和先进性,积极推动新时期资中法院的科学发展。 (三)以挖掘古城地域文化资源为核心,营造法院特色文化氛围。一是整理、提炼、升华资中传统地域文化理念,结合法院历史发展,进一步提炼院风、院训和法院精神,完善院史室,让干警从身边浓郁的本土文化氛围中体会古城地域文化的精髓与力量,从而增强教育的现实感染力和说服力。二是在法院环境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体现历史文化沉积,通过打造文化墙,建文化走廊,悬挂、张贴传统文化名言警句等,使法院机关的建筑物体现独具特色的资中法院文化底蕴,并通过文化环境的建设和文化氛围的营造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 作者简介: 罗德富,1966年12月出生,毕业于四川联合大学法律专业,现任四川省资中县人民法院院长。曾在《中国经济社会战略转型理论研究文集》、《中国领导干部论坛》等刊物发表多篇文章,荣获“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的社会管理创新“海门杯”院长论坛征文三等奖、法院文化建设工作创新“福州杯”院长论坛征文优秀奖。在他的带领下,资中县人民法院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切实履行公正司法第一责任,在依法服务大局、突出民生司法、提高案件质效、提升司法公信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2012年荣获“四川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