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11-28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视点 >> 简讯 >> 正文
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实现从“信访不信法”到“弃访转法”转变
信访群众感叹:还是依法处理靠谱
时间:2016-08-15 09:31:24    作者:周斌    来源:法制网

01.jpg

信访是解决群众诉求的重要渠道。但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总量持续高位运转,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弃法转访”等问题突出,严重损害司法权威,影响社会秩序。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机关大力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把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治轨道解决,不断完善诉访分离、程序导入、案件办理、终结退出、司法救助、责任追究等机制,涉法涉诉信访形势不断改观,实现了从“信访不信法”到“弃访转法”的可喜转变。

据统计,去年全国信访总量下降7.4%,进京上访下降6.5%,非正常上访下降38.2%。

法治破解难题

丈夫受伤死亡后,袁某不停地奔走于各级各部门,拦截领导车队,威胁要跳楼自杀,用极端方式表达诉求。河北省涉法涉诉联合接访服务中心接待袁某了解情况后,开具介绍信引导她到案件管辖的政法部门依法解决。

最终,当地法院依法作出公正判决,民事赔偿达成调解协议。拿到判决书的袁某直言:以后绝对不上访了。

法治是社会治理最优最有效的模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

2013年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把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确定为政法系统重点改革项目之一,明确了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工作思路。2014年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对全面实施涉法涉诉信访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

改革进程中,入口不顺、法律程序空转、出口不畅等问题逐步凸显,为此,2014年9月,中央政法委制定印发《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法律程序工作机制的意见》等“三个文件”,并召开全国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工作推进会,积极破解难题。

之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均制定下发了落实中央政法委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工作的意见,出台落实“三个文件”的配套文件。各地政法机关结合实际,出台改革实施细则,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

安徽、江西等地对可能存在执法错误且久办不决、久访不息的信访事项,采取更换办案人员、指定异地办理、上级提级办理等方式;山西、江苏等地采用部门自评、异地交叉互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评查等方式,组织开展涉法涉诉信访问题集中排查化解和案件评查活动,确保涉法涉诉信访得到依法公正处理。

据统计,2013年至2014年,各地政法机关登记涉法涉诉信访量不断增长,2013年同比上升38.5%;2015年以来,一些改革试点省市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下降30%左右。

有专家指出,这一升一降两组数据充分说明,更多群众正在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事实上也解决了问题,改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将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让长期受信访之苦,最终通过诉讼解决了宅基地纠纷的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村民李某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还是依法处理靠谱!”

推动律师参与

山东威海上访户李某因不服刑事判决,多次到法院缠访闹访。去年6月的一天,他又来到法院时,发现信访大厅多了间“律师代理申诉值班室”。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李某连续几天共咨询了5名值班律师,均被告知法院判决并无不当。这促使李某放弃了闹访,“5位律师都这么说,还闹啥!”

法院搭台,律师唱戏。2015年6月,山东法院在全国率先启动律师代理申诉工作,430名执业5年以上的优秀律师到省及各市法院轮流值班。截至今年6月底,值班律师共接待申诉案件7738件,近四成申诉人当场表示同意律师意见、接受裁判结果、不再申诉。

专家指出,很多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迟迟得不到解决,既有办案单位有错不纠的问题,也有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案件破不了、执行不了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当事人对法律不理解、对办案单位不信任的问题。

为在办案单位与信访人之间搭建起有效沟通的桥梁,2014年9月,司法部与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出台《关于开展以律师为主的社会第三方参与涉诉信访化解工作的意见》,各地积极组织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参与息诉化解工作,提供法律服务。

北京、江苏构建第三方平台,信访人可以自选资源库中的律师、预约自己方便的时间接受法律服务;吉林成立信访法律事务服务中心,律师与信访户签“代访”协议;湖北恩施对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律师逐案出具《律师意见书》,由律师顾问团打包化解,均取得明显成效。

一些地方先行先试的改革证明,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容易取得当事人信任,通过释法析理,解决了信访人看不懂法律文书、不理解法律处理意见的问题,促进服判息诉、案结事了。

正是看到了律师的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对不服司法机关生效裁判、决定的申诉,逐步实行由律师代理制度。

2015年11月,中央政法委发布《关于建立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制度的意见(试行)》),并召开全国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专题培训会议。

目前,这一改革已在全国全面推开。

远程视频接访

因不服非法行医被判刑,邱某近年来不断申诉、信访,并有了去最高法上访的打算。后来,听说最高法开通了视频接访,邱某在网上提出申请,并在当地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与远在北京的最高法法官实现了“面对面”交流。

“视频接访免去了来回奔波之苦,节约了时间和成本。”邱某对此赞不绝口。

向上一级司法机关反应诉求,是不少信访人都有的想法。很多人不辞劳苦赶到市里省里,甚至不远千里来到北京,表达诉求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经济生活造成了沉重负担。

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各级政法机关积极优化信访受理渠道,充分运用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服务热线、远程视频系统等,打造“人、信、网、视”四位一体的受理新格局,拓宽信访渠道,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反映问题。

最高法于2014年2月开通网上申诉受理平台,信访人动动鼠标就能向最高法申诉信访,随时随地查询办理进程和反馈结果。目前,法检两院均建成开通了全国四级法院、检察院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将人访变为上网访,将进京访变成本地访。

2015年,全国网上信访数量分别超过来信、来访数量,占信访总量的40.1%。最高司法机关年接待群众来访数量则不断下降,去年最高法接待来访群众同比下降了12%。

 一名法制网网友感叹道:“如果秋菊生活在当下,就不必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到处奔波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