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5-04-04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学 >> 法官随笔 >> 正文
争与不争
时间:2016-11-17 15:31:19    作者:杨赵超    来源:甘肃省宁县人民法院

和朋友聊天,他满腹牢骚,说起最近的工作上屡有不顺,生活上诸多烦恼,被同事赶超,被领导批评,被家人埋怨,倒了一肚子的委屈。

人生而来,无论生活还是事业中,都会或多或少因为各种原因,碰见形形色色的人,遇见各种各样的事,加之天然的不尽公平的现实和不够合理的规则,从而发生些碰碰撞撞,沟沟坎坎,产生了诸多困难和不幸,或被他人误解或者敌视,从而心中越发的不坦然、不平静。

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都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基本法则。“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争夺更好的生存机会,争取更好的生活条件,争夺更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争取获得利益的更大化。只有这样,个人才能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社会才能不断地发展前进。毛主席讲,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争,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奋发图强的信念,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然而反过来,也有“不与天争高,不与地争厚,不与人争强”之“不争”。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庸,讲究忍让,讲究“让一步心平气和,退一步海阔天空”,甚至兵法中也推崇不战而胜。例如秋菊与冬梅,它们不随流春风得意,不逢迎夏日当空,静看百花争妍,默守积蓄力量,最终各自在秋高气爽和冰天雪地里彰露峥嵘,竞显风流。

在现在的社会中,竞争的理念却是占尽上风。而不争,却屡屡被人诟病为不思上进。其实,争与不争,都是一种生活态度,争是好的,只有争,才能积极进取,奋发昂扬;而不争,却也“淡看风云变幻,轻描世间纷争”,尽显一番风度。无论选择争还是不争,皆为人生智慧之彰显。而只有精通世间,练达人情,才能真正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过度的争,往往会滋生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甚至内心惶惶不可终日。而不争,却也往往会显得消极沉闷,生活缺少些激情与碰撞。

记得有个颇有意思的小问题:在地上画一条线,如何在不擦掉这条线的情况下,让这条线变短?得到的最好答案有些出乎意料:在这条线的旁边画一条更长的线,从而在相比之下,原有的这条线就变短了。如此而言,争与不争,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就如同在人生中,要战胜别人,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让自己变得比别人更好一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审判杂志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审判杂志社”。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审判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同中国审判杂志社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5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