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的一个星期天,笔者见到了正在办公室加班的许莉。眼前的她,一身休闲装束,浅色丝纱短衬衣,麻质阔脚长裤,自然随意的披肩卷发,时尚中透着一股女性的柔美,一张沉稳中总带着笑意的脸,总会给人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不过,一坐下来交谈,她性格 中的另一面又占据了上风,就是快人快语中透着一种干练和敏捷。
爱心唤回“迷途羔羊”
“许阿姨,你还记得我吗?”2011年9月的一天,许莉刚进姚家法庭院里,就被一个小伙子给拦住了。见许莉有些犹豫,他就说出了自己的姓名:“我叫刘小刚(化名),今天刚 出狱!”
当年,在许莉的耐心劝导下,这个因盗窃罪获刑5年的少年改邪归正,在狱中表现良好。如今刑满释放,他特意登门向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许阿姨”道谢,眼中噙满泪水⋯⋯
2000年6月,许莉担任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副庭长。在这个岗位上,她主持审理了大量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当她看到一个个曾经走偏了路的孩子,因为她和同事们的帮扶又重新找到人生方向的时候,她都会感到一种成就感。
贾某是因为盗窃罪被判缓刑的少年犯。在法院判决生效之日,他接到了法院下达的社会服务令,责令他在辖区的燕山街道办事处无偿为社会提供1个月的劳动。“这1个月的社 会服务,使我重新树立了信心,找到了勇气勇敢面对这个社会,使我一步步走向社会。”贾某在临行前深有体会地说:“劳动不仅能弥补我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的损害,更能从
中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将“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被告人的工作向社区延伸,是许莉从事少年审判工作期间一道绚丽的风景。那些日子,她一遍遍地家访、跑居委会,与他们签订《帮教协议》;帮助刑满释放的孩子找工作;与工青妇会、教委、民政等部门联合组成“帮教一条龙”;实行“分案起诉 ”、“暂缓判决”、“圆桌审判”、“社会服务令”等新举措,形成独具“历下特色”的少年刑事审判工作体系。这一创新实践,被团中央、最高人民法院联合授予“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2007年5月,许莉作为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到北京参加团中央举办的“我与祖国共奋进青年群英会”,并受到 表彰。
笔者注意到,与许莉一起受到表彰的名单中,还有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宋鱼水、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北京市公交集团服务部副部长李素丽⋯⋯
“判决之后的故事”分外精彩
2007年7月,许莉走进了人生的又一道风景,她在竞岗中脱颖而出,担任历下法院执行二庭庭长。一旦发现执行线索,如何在“第一时间”与办案法官取得联系,是当事人盼望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许莉率先开通了“现在执行”热线电话,同时要求办案法官的手机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以便及时行动、调查情况、采取措施。“干执行的时候,节假日和半夜三更外出执行案件,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许莉回忆说。
直到今天,许莉仍保持着24小时开机的习惯。她认为,当事人能随时找到你,会有一 种温暖和踏实的感觉。
为确保执行效果,许莉要求干警多做被执行人的工作,及时向申请人反馈执行情况,让他们知道法官做了哪些努力。她说,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能加强沟通,消除误解,减少 对抗。2009年,许莉在执行轰动全国的“红崖天书”一案中,就得益于这种做法。
在贵州省关索岭晒甲山的一块赤色石壁上,一些奇怪的文字符号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兴趣,被称之为“红崖天书”,一直无人破解。1996年,山东大学古文字专家、教授刘某前往贵州关索岭考证“ 红崖天书”。不久,刘某根据考古活动与人合著《“红崖天书”考释》论文,并正式在刊物上发表。2007年夏天,刘某在书店里无意中发现上海林某所著的《红崖天书》。刘某认为该书存在明显的剽窃和抄袭,为此引发诉讼。历下法院经审理,判决被告林某赔偿原告2万元,并赔礼道歉。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林某就给许莉写来一封长信,称自己家庭经济困难,无力赔偿。看完信,她立即产生了很多疑问,林某是高级工程师,在庭审期间曾聘请了3名律师助阵应诉,应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为了弄清林某“哭穷”的原委,许莉与另外两名法官第一时间赶赴上海,给林某来了 个“突然造访”。几经周折,许莉最终通过社保登记部门,在上海浦东一座旧居民楼中找到了林某。起初,他不承认自己就是林某,坚持不开门。于是,许莉就隔着屋门,跟林某耐心沟通。1个小时后,对方终于主动打开了门。
进屋后,眼前的情景令许莉和其他两位办案法官惊诧不已。由于长期研究“红崖天书 ”和应付官司,林某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和积蓄,妻子也因此与其离婚,子女不与其来往,其陷入贫困潦倒的境地。接下来,在林某那间凌乱不堪、一片狼藉的狭小房间里,许莉一口气倾听了林某近2个小时的哭诉,离开时已近夜里11点,林某执意把她送出很远。
从林某态度的转变过程中,许莉再一次感受到沟通的力量。在她看来,沟通是最好的 化解。鉴于林某目前的困难处境,许莉连夜与申请执行人刘某取得联系。刘某听后也感到惊讶和同情,当即表示免去对林某要求经济赔偿的诉讼请求。
“敢碰硬,讲方法,善沟通,得民心。”在谈到许莉的执行经验时,历下法院院长张江涛评价说:“她走的每一步,都深深打着‘许莉式’的烙印——坚韧、干练、充满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