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花蕾 欧盟与谷歌的角力,进入了全面开战阶段。 近日,一份调查问卷再次悄然在谷歌的竞争对手间流转。问卷显示,欧盟委员会反垄断监管机构已向谷歌的竞争对手询问,其是否不公平地将本土搜索竞争对手降级。此举可能导致针对谷歌的第四起诉讼。 在过去的17个月里,谷歌已经被罚款67.6亿欧元(77亿美元)。从2010年调查谷歌搜索引擎对电商平台“谷歌购物”偏向性导流开始,欧盟就盯上了这个互联网巨头。目前,欧盟委员会正在了结第三个涉及谷歌在线广告服务的反垄断调查。新的罚单可能很快就来。 此前,欧盟委员会竞争总署署长玛格丽特·维斯特格在接受媒体记者专访时,曾强调:“欧洲从来不反对企业成功,企业可以在欧洲拥有垄断地位,关键在于不能滥用。”维斯塔格领导的欧盟委员会竞争总署负责对欧盟市场内的反垄断和竞争政策执法,并以执法严格和效率高著称。 欧盟委员会有“科技圈警察”之称,除了谷歌,包括苹果、微软、高通、英特尔在内的多家科技巨头都收到过欧盟的罚单。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至今,欧盟已经因为反垄断向多家企业罚款共计128.12亿欧元。 然而,纵观历史,欧盟从来没有同时对一家企业展开如此多的反垄断调查。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欧盟如此紧盯谷歌呢?记者通过采访反垄断领域的专家学者,以期从三项反垄断调查中寻找答案。 欧盟瞄准谷歌三项指控涉及四类谷歌产品 “欧盟委员会对谷歌发起的调查及重罚意味着欧盟对于互联网领域竞争执法的强硬态度。”安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顾正平律师分析道。自2010年起时至今日,欧盟委员会对谷歌发起的反垄断调查,已横跨8年之久。前后已发起3起反垄断调查,其中2起已结案并作出巨额处罚。 2017年6月27日,欧盟委员会向谷歌下达处罚公告,认定谷歌利用其在搜索引擎市场的支配地位,在搜索引擎中对自有电商平台搜索进行了重点推荐,使其内容显示于搜索结果的更前端、更便于用户发现和点击进入的位置,排挤竞争对手,损害消费者利益,违反了欧盟反垄断法。谷歌被课以高达24.2亿欧元的巨额罚款,创下当时欧盟反垄断史上最高罚款纪录。本案中,垄断产品是搜索引擎,受益产品是谷歌购物。 2018年7月18日,谷歌被课以高达43.4亿欧元的天价罚款,再度刷新欧盟反垄断史上最高罚款纪录。欧盟指控谷歌利用自己拥有的安卓操作系统的市场垄断优势,强行捆绑谷歌搜索服务和谷歌浏览器。欧盟还警告称,如果该公司不停止其非法行为,将受到额外惩罚。 欧盟的反垄断罚款基于三条指控:其一,制造商预装谷歌搜索的应用程序,作为授权进入谷歌应用商店的条件;其二,给制造商和网络运营商提供财务激励,以换取他们在其设备上独家预装谷歌搜索;其三,阻止设备制造商开发可替代版本的操作系统(被称为“安卓分叉”)。 结合这三项指控,欧盟委员会通过调查认为,谷歌封死了竞争对手的搜索服务挑战其现有市场优势的可能性。这次罚单的“操刀人”玛格丽特·维斯特格指出:“谷歌使用安卓系统作为工具,最终加强其在搜索市场的垄断地位。”这也促使欧盟委员会最终下决心开出天价罚单。 在安卓手机操作系统案中,垄断产品是安卓操作系统,受益产品分别是搜索引擎、谷歌地图、YouTube等。 2018年12月6日,玛格丽特·维斯特格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对谷歌的在线广告业务的调查“不会在新年前完成”。早在2016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异议声明,认为谷歌在与其合作投放广告的第三方网站达成的协议中附加了限制性条件,限制该第三方在其自身网站上展示谷歌竞争对手的搜索广告。 该项调查中,垄断产品是谷歌数字化广告生态圈,包括搜索引擎、广告位联盟、营销管理、关键字广告竞价等多个组件,受益产品涵盖了几乎所有的谷歌互联网服务。 这绝不是欧盟对谷歌发起的最后一项调查。2018年9月12日,欧洲议会在初步投票中通过了具有争议性的版权法修正案。修正案一方面要求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互联网平台在引用新闻媒体的片段内容时必须付费;另一方面要求互联网平台如YouTube和Facebook在接收用户上传的与版权相关的内容(如图片、视频等)时,需要承担起确保内容具有合法版权的检查责任。目前,新修正案还需要等待2019年的一次投票,但其生效几乎不会有悬念。对此,谷歌新闻业务副总裁理查德·吉格拉斯表示,如果该法案以目前的形式通过,不排除关闭其在欧盟国家新闻聚合服务的可能性。 此前,从新闻集团到图片内容供应商,都已向欧盟投诉谷歌通过抓取自己网站生成搜索引擎的查询内容,导致用户在免费获得关键内容或缩略图片后,不再考虑购买自己的付费服务。而谷歌的数据抓取与内容提供,全都是免费的。预计修正案生效后,更多投诉将涌向欧盟。 视线回到这三项调查案中,记者发现调查所涉及的产品涵盖了绝大部分谷歌的互联网产品。顾正平律师将其分为四类:搜索引擎服务、数字化广告与分析服务、安卓操作系统、独立的移动应用(如谷歌应用商店、Chrome浏览器、YouTube、谷歌地图等)。在他看来,这四类谷歌互联网产品,每一个单独拎出来都具有相当强的市场优势地位甚至是市场垄断地位。 “纵观这几起反垄断调查案,谷歌的某类互联网产品在某个调查案中是垄断产品,向其他产品提供垄断优势;而在另一个调查案中,这类互联网产品可能变为受益产品,得到其他产品的垄断优势支撑。这种多个垄断产品紧密关联、交叉支撑、相互辅助、共同受益的模式,也是欧盟瞄准谷歌,与其就反垄断多领域开战最重要的原因。从中可以看出谷歌产品战略中高度的协同效益。” 谷歌收取授权费一场没有赢家的“游戏” 在顾正平看来,欧盟想借助几个反垄断案例从而抵消谷歌借助垄断市场获得的竞争优势,是“天真的想法”。 谷歌正在用一种“特殊”方式回应欧盟对其开出的43.4亿欧元反垄断处罚裁决。从2018年10月29日开始,谷歌开始在欧洲地区根据不同的设备类型就其GMS(全称为Google Mobile Service,即谷歌移动服务)收取许可费。如果手机厂商同意捆绑安装谷歌的应用程序组合包,则可以免除收费。授权费的金额是弹性的,最高每台40美元,最低则是每台2.5美元,基本标准是每台20美元左右。 此前,谷歌坚持采用免费政策并借助多种技术手段试图加强掌控能力。2018年3月,谷歌推出了免费终端认证服务GMS。GMS提供了包括谷歌应用商店、YouTube、P搜索等一系列服务,强制手机制造商必须预装这些应用后,才能获得GMS认证并取得安卓操作系统的徽标。
用户能否无视GMS系统?顾正平认为,目前看来很难。没有获得GMS认证的手机在尝试登录谷歌互联网服务时会收到谷歌的“GMS认证未通过”警告。对于绝大多数最终用户来说,不使用谷歌服务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反向推动手机制造商必须预装谷歌绝大部分移动应用以得到GMS认证。当然,在中国市场,GMS服务还能在国内使用,GMS认证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还不大。但面向海外市场的中国手机制造商如华为、小米、OPPO等,还是必须要取得GMS认证。 在欧盟,谷歌被欧洲消费者认为是“最佳的搜索引擎”。谷歌搜索等应用在欧洲主要国家的占有率已达到90%。正如国际调研机构GfK通讯事业部研究总监金兆瑞所言,一旦开始收费,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成本将会上涨。最终,这些费用必然又将转移到欧洲手机用户上。 反垄断的目的在于激活市场竞争,在谷歌对安卓系统具有完全的控制局面下,欧盟委员会的反垄断罚款目前看来只会导致一个直接结果—让谷歌采用新的方式控制和引导安卓系统。 也许一些应用程序设计师可能会对欧盟的决定感到满意,这样可以让他们与谷歌进行公平竞争,但分析人士的态度并不乐观。 有媒体称,谷歌的竞争对手投诉,欧盟2017年对谷歌开出24亿欧元的罚单后,谷歌依旧“我行我素”。谷歌根本没有按照裁决的要求修复其购物服务,而是提起上诉并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拖延诉讼。 顾正平表示:“对于任何采取单边行动的反垄断执法,除非你及早解决问题,否则补救措施不会起多大作用。”不过,他认为这可能会使其他国家的监管机构,包括美国,重新考虑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 在全面数字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具有天然垄断优势的互联网巨头们拥有了和政府机构博弈和对抗的能力。如何在保持竞争的前提下约束互联网巨头的行为,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将是政府监管的难题。 互联网科技企业监管难下一步将走向何方 谷歌和欧盟的角力,下一步会走向何方?这或许能从历史中找到些蛛丝马迹。 顾正平回顾,在PC时代,最有行业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莫过于微软。从操作系统到Office系列办公软件的压倒性垄断,当时任何桌面端软件的开发商都必须考虑到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换言之,微软如果想进入桌面软件的某个领域,采用“捆绑+免费”的策略,即可将竞争对手置于死地。微软曾用此策略将网络管理系统Novell、群件软件Lotus及早期的浏览器霸主Netscape一一打倒。 在微软影响力达到高峰时,全球政府都对微软的桌面软件心存疑虑。“这个巨人既绕不过也看不透,只有通过更严格的监管规则和强制性的措施才能保证这个软件巨人能够向监管部门低头。”清华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郝元分析道。 2 0 0 3 年1月,微 软 正 式开放Windows操作系统的源代码,供俄罗斯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查询。之后包括中国政府的各国逐渐与微软签订类似协议,以扫清各国政府对Windows安全性的质疑和担心。微软最终放弃了部分权利以换取和各国政府合作的基础。 在互联网时代,同样的故事再次上演。作为少数几大互联网巨头之一,Facebook在今年持续发酵的“剑桥分析”数据泄露案中,承受了从美国到欧盟政府在个人数据保护方面的强大压力。最终,Facebook成为了最先妥协的互联网巨头。 2018年11月,Facebook率先和法国展开一项试点计划,允许法国政府的监管团队在未来6个月深入监控Facebook删除非法内容的业务操作和流程,以加强互联网公司在版权、恐怖主义和竞争法方面的合规水平。 实质上,这项试点计划和微软开放源代码一样,都是把自己的商业机密暴露给政府,以换取政府在监管方面的配合与支持,甚至是特定事件发生下的免责保护。 在全面数字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不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各国政府,都正在摸索出一套在监管者和被监管企业间互信互利、互相协作的方式。 或许像Facebook这样,积极选择与政府合作,并向政府公开一部分业务核心,甚至主动接受政府的深度监控,是未来双方良性互动的最好方式。 格奥尔格·贝里斯奇律师曾在微软与欧盟的纠纷中为微软提供咨询服务,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谷歌真正的危险是与欧盟委员会进行一场长期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无论谷歌怎么做,到头来都必须遵守后者的决定。最终,谷歌可能付出相当昂贵的代价,但这还不是故事的结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