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 彭卫兵 
彭卫兵 1967年11月出生,法学博士。1988年6月参加工作,先后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1997年任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院长,2001年任湖南省怀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2003年任湖南省怀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2014年12月起任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理院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期,湖南湘西自治州也正处于加快转型发展的黄金期。湘西法院要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努力做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湘西州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大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增强战略思维,科学谋划法院工作。湘西法院要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坚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确保中央、省委和州委各项决策部署在湘西法院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确保宪法、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围绕中央“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和州委“542”发展思路,准确把握法院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主动向州委汇报法院工作重大事项,在湘西工作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法院各项工作。要积极参加打击涉黑涉恶、黄赌毒、侵财性犯罪、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认真审理事关改革发展和涉及民生的民间借贷、融资纠纷和房地产纠纷等各类案件,坚持依法妥善处理拆迁、土地征用等纠纷,保障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切实肩负起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为在新常态下打好经济社会发展翻身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二、增强辩证思维,努力破解司法难题。影响和制约湘西法院科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诸多,成因来自各个方面且纷繁复杂,必须学会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去发现、分析和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分清孰轻孰重、孰难孰易,坚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事情一件一件地落实,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要围绕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找准司法审判工作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六难三案”等问题,促进湘西法院科学健康发展。按照中央、省委、州委以及上级法院的统一部署,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全面深化司法公开,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建设,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确定人民法庭试点,建立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负责制,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结合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强化庭审中心意识,做到事实弄得清、证据查得实、法律用得准、诉权得保护,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规范自由裁量权,审判权行使亦不可任性。推进量刑规范化,充分发挥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在刑罚适用中的作用,实现量刑公正。规范法官与律师间的关系,为律师依法履职提供便利,发挥律师在公正司法中的作用。推进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申诉权利。推进案件受理制度改革,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坚持法庭工作人员驻庭制度,充分发挥法庭便民利民为民的窗口作用,将法庭搬进土家苗寨、田间地头,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开展法官现场说法、送法下乡、判后释疑、以案说法等活动,积极参与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的营造。 三、增强创新思维,努力提升司法质效。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新常态的时代特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开拓进取,在审判实践中勇于探索创新,为审判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打破“落后乃理所当然”的思想认识,培育“积极进取、创先争优”的精神状态,努力适应法院工作新常态。结合“司法公正湘西行”活动,开展“争创学习型法院、争当学习型法官(干警)”“优秀庭审、优秀裁判文书”“两争两优”评比竞赛活动,加强三大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学习与培训,提高法律理论水平和庭审驾驭能力,在湘西法院形成努力学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要充分调动湘西广大法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和重点项目推进,结合民族自治区域特色,在湘西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实现司法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在湘西法院开展审判服务金融环境、服务旅游环境、服务“三农”、民族特色审判、法制进校园等专项活动,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增强法治思维,做到严格依法办案。法院的领导班子要带头领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做到干成事、不怕事、不出事。坚决打击暴力恐怖等严重刑事犯罪,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依法严惩杀人、抢劫、绑架、爆炸等犯罪,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严厉打击毒品犯罪;依法惩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强涉民生案件审判,妥善审理教育、就业、分配、社会保障领域的案件,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重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依法妥善审理借贷、借款案件;积极应对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新情况,确立专门合议庭审理涉企案件,加大对重点企业、小微企业、改制企业的依法保护和扶持力度,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司法保障;针对交通肇事、民间借贷、医疗纠纷案件较多和学生意外伤害案件的实际,加强指导,统一裁判标准,严格公正司法,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社会矛盾,为社会和谐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严格执行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依法审理行政案件,支持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加大诉讼和执行积案清理,充分利用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罚款、拘留等措施,加大执行力度,敦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进一步解决“执行难”。 五、增强底线思维,确保司法清正廉洁。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贯彻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加强法院党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提高法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公正廉洁的高素质法官队伍,树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要教育引导广大法官带头信仰法治、敬畏法律,牢固树立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理念,每办一起案件,要过得了良知关、法律关、群众关、舆论关和历史关。深入开展司法廉洁教育,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司法巡查、审务督察、法官任职回避等制度,教育引导广大法官牢固树立党纪国法红线不能触碰、道德底线不能突破的观念,坚守法律底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司法腐败,确保法官队伍清正廉洁。深入开展“司法公正湘西行”活动,认真组织人大代表旁听和评议案件庭审,完善司法诉讼活动监督平台,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通过活动开展促进司法公正,努力确保案件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