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5-04-18
星期五

《中国审判》2018.01 191 出版日期:2018-01-0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陵城法院: 全面破解执行难的创新之路

文 | 姜丽娇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严格按照《“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标准,分解指标、明确节点,切实规范执行行为,提升执行公开水平,举全院之力向执行难宣战。

强化部门联动,形成执行合力

据了解,德州市陵城区区委、区政府联合出台文件,召开由24个职能部门参加的基本解决执行难推进会,全力支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陵城法院先后共开展“黎明行动”11次,执结案款共计576万元,查封车辆13辆,查封房产6处,拘留18人,其中有7名“老赖”迫于压力,当场履行。据陵城法院院长耿曙华介绍,“为支持陵城法院执行工作,陵城区公安局多次出动特警协助,陵城区乡镇党委、政府积极提供执行线索,促使31起案件顺利执结。”

为进一步解决执行难题,陵城法院联合临邑县人民法院、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开展“执行会战”,由三地法院院长亲临现场指挥,快速执结案件47起,有效地解决了跨区域执行难等问题。“由陵城法院依法执结的矛盾激烈、涉案人数55人的平原苗圃案,成为了山东省法院协同执行第一案。”陵城法院执行局局长李峰欣慰地介绍。

同时,据陵城法院执行三庭庭长康照海介绍,陵城法院与当地保险公司建立“保险救助机制”,全方位、多维度降低了申请执行风险,全面形成了“区委支持、部门联动、内部发力”的执行大格局。

拓展工作思路,加大执行工作力度

陵城法院通过建立执行指挥中心,实现了信息网络互联共享,精准查控案件463件,查控存款1579万元,查封车辆133辆,查封房屋27套。据陵城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主任王金香介绍:“陵城法院借助‘芝麻信用’共享机制,成功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办理了全市第一起冻结支付宝账户的执行案件,成为山东省法院十大执行精品案例。”

据了解,20174月,陵城法院的“网络司法拍卖”在淘宝网全面上线,24起案件涉案财产通过该平台进行了公开竞拍,执行财产处置变现实现了提速增效。

为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陵城法院公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779人。“上了黑名单的失信者将无法乘坐飞机、高铁、动车一等座等交通工具,禁止从事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融资信贷等经济活动,在行政审批、政府扶持、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也将受到严格限制,并由征信机构在征信系统中予以记录。”陵城法院研究室主任孙亚萍说。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陵城法院依法将3名被执行人移交公安机关,“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网络已经全面覆盖。

全面深化执行公开,实现“阳光执行”

为全面深化执行公开,陵城法院积极推进“阳光执行”、廉洁执行,通过公开各类执行信息,穷尽执行措施,全面提高执行效率。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文书“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陵城法院严格落实裁判文书公开制度,始终坚持执行裁判文书上网公开,上网率达100%。据陵城法院审管办主任刘凤霞介绍,陵城法院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指导执行工作,监督执行全过程,召开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新闻发布会,十余家媒体应邀参加。

“陵城法院开展的‘清房’专项行动,山东卫视闪电新闻客户端进行了全程直播,新浪网、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相继转播,观看人数超过万余人,执行全程受到群众全方位监督,该直播被选入央视精选新闻,相关做法被最高人民法院转发推广。”陵城法院政治处主任于晓强介绍。

加大执行队伍建设,拓宽执行监督渠道

据了解,陵城法院建立了“固定学习日”制度,开展“执行大讲堂”,举办“读书朗诵会”“法官健步行”等活动,组建5个执行团队,认真负责地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执行工作。据陵城法院信访办主任温志广介绍:“陵城法院经常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执行过程,接受人大的全面监督。”由该院创办的《陵城区法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专刊》,共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报送2000余册,陵城区委书记马常春、区长李希岩对联络专刊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批示。

为加强沟通交流,该院邀请陵城区检察院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了解案情,参与讨论,接受检察院的法律监督。

“通过微信、微博、门户网站,我院及时发布执行工作动态、典型执行案例,拓展执行监督渠道,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陵城法院宣传科科长刘默儒说。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5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