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在线投稿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2024-06-28
星期五

《中国审判》2016.10 140 出版日期:2016-05-2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灵心慧性 正道直行

—记山东省招远市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吴晓慧

文 杨一梅

4.17.jpg

   1995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省招远市人民法院工作,她从书记员干起,一干就是20余年。20多年来,她扎根基层,吃苦在前,时时处处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办案数多年位居全院第一,成为善啃“骨头案”、敢碰“钉子案”的业务骨干。她就是山东省招远市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吴晓慧。

   在20多年的履历表上,吴晓慧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一次,并先后荣获“招远市十大杰出青年”“烟台市法院系统审判专家库成员”“烟台市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全省优秀法官”等荣誉称号。一系列的荣誉记录了她20多年的辛勤付出。

扎根基层,爱岗敬业

   1995年,已经取得律师执业资格的吴晓慧,毅然放弃了留在地级市工作的机会,在同学们的不解声中来到了招远市人民法院。

   从入院第一天起她即坚持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勤于实践,认真观察学习老法官的办案经验,悉心探索审判工作规律,努力掌握审判工作技巧。扎实的理论功底加上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使她很快成为民事审判战线上的佼佼者。1999年,吴晓慧成为招远法院历史上年办案过百件的第一人;之后,她的办案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院之首,案件调解率年年都在80%以上。这些成绩的背后究竟需要多少付出,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

   为了将案件以最快的速度审结并保证办案质量,吴晓慧搁置了自己所有的爱好,全身心扑到工作上,几乎没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平时忘了午餐、误了晚餐更是成了常态。

   2011年“五一”假期,为了弥补平时工作繁忙不能陪伴女儿的亏欠,吴晓慧提前订好了车票,准备陪女儿一起外出春游。这时,当地一家企业的职工宿舍倒塌,导致一死一重伤。死者亲属从外地赶来,市里成立了临时工作组,法院决定由吴晓慧参与事故的处理和善后。她毅然取消了计划,退了车票,迅速投入到案件处理工作中,将伤亡工人的家属和单位代表召集到一起,法情理并重,细心引导,一下午的时间过去,本来情绪激烈的死者家属态度逐渐平和,双方就赔偿问题顺利达成了协议,所有款项当即支付。死者的亲属感激地说:“赶来时没敢抱多大希望,没想到招远的法官这样为老百姓撑腰,招远的法官太好了!”

   这种忘我工作的例子,在吴晓慧身上不胜枚举。

   “在别人看来,我的工作是忙碌、枯燥而平淡,这其中的乐趣只有我自己知道。每当看到案件当事人在结案后满意的表情,我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多忙多累都觉得值得了。”吴晓慧如是说。

   平淡中她坚守着法官的寂寞,枯燥里她体会到法律的神圣,忙碌中她也收获了充实。在累并快乐着的生活里,20年光阴,印证的是她坚定的司法信念。

主持公道,案结事了

   当法官替百姓主持公道,是吴晓慧最纯朴的初衷。

   审理案件时,她始终坚持多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她对经手的每一起案件,从来不是一判了之,而是不惜“磨破嘴”“跑断腿”,力求消除矛盾、化解纠纷、案结事了,达到最好的社会效果。

   2012年,招远法院受理了85户果农诉江苏省连云港某公司农药质量损害赔偿纠纷集体诉讼案件,这是招远法院受理的为数不多的受灾面积广、损失数额大的涉农损害赔偿案件。吴晓慧深知这起案件的严重性和审理这起案件的难度。作为一庭之长,她亲自担任案件的审判长,带领民一庭全体人员上阵,全力投入案件的审理当中。面对果农的期盼,她感到了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为了查清分散在5个乡镇、19个村庄的果农受损情况,吴晓慧在田间小路上不停奔波,一棵树一棵树清点、统计;为了找到案件的突破口,她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挨门挨户走访,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无眠的夜晚;为了确保受损农户能够顺利得到赔偿,她带领两名干警凌晨出发,千里奔波,远赴江苏省冻结了药厂分散在3家银行的账户,冻结款项100余万元,为案件的顺利处结和执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凭着这份对群众高度负责的责任感,通过已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多次调解斡旋,终于使这起涉农集体诉讼案件得到圆满妥善解决,总计75万元的损害赔偿款顺利发放到受损果农手中。

   “他们拿到钱时的笑容,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吴晓慧说。而精疲力尽的她回到家后却一头倒在床上,持续发了3天高烧。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0余年的光阴里,她始终如一。

职能延伸,建言献策

   在全力做好案件审理这些“分内”的审判工作的同时,吴晓慧坚持将审判工作的触角向前、向后、向外延伸。

   担任民一庭庭长期间,吴晓慧先后参与了农村土地承包等多项市重点工作,协助辖区党委、政府非诉调解基层群体纠纷20余件。招远法院实行“法律区长”制度,她现场与纠纷双方村民一起挥汗如雨挖排水沟,创下“法律区长”诉前调解成功首案。她还根据当前劳动争议案件多发的形势,将5年来民一庭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进行梳理、分类并分析,形成近万字的调研报告,被市政府以《参阅件》形式转发至全市各企业,成为企业规范劳动合同、规范用工管理的生动教材。

   每受理一起具有典型性或复杂性的案件,吴晓慧都进行仔细研究斟酌,找到可靠的法理依据,遇到观点有分歧的典型案件,积极撰文进行理论探讨,寻求最佳解决办法,提出有针对性的司法建议。招远市黄金开采历史悠久,黄金矿山企业众多。近年来,矿山企业职工离职后患矽肺病的工伤赔偿案件增多。矽肺病潜伏期长达20年,有的工人在病发前离开企业,发病时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已不复存在,兼之涉及企业改制、拆分、兼并等问题,多数案件涉案人数多、情况复杂,劳资双方分歧大,矛盾突出。吴晓慧积极调研,完成了职业病引发的相关纠纷研讨报告,向上级法院和烟台市委工作组提供了较好的参考处理意见,并向招远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职业病防范司法建议》,困扰多数矿山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全面破冰。

   近年来,吴晓慧先后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关注卫生保洁人员与物业公司、环卫处等劳动争议纠纷的司法建议》《当前劳动争议案件多发原因及对策》等司法建议,消除潜在纠纷,及时化解矛盾,得到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使命,责任,情怀,担当,这就是吴晓慧,一个勤奋而又灵慧的女子。在跋涉20年之后,为了公平正义,她还在路上,风雨兼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  投稿信箱  

关注《中国审判》
Copyright © 2012-2024 www.chinatrial.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100745 联系电话:010-67550550/67550645 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485号 | 京ICP备 13051393号-1
《中国审判》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