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院信息化建设掠影
上海高院副院长郭伟清介绍高院开发的“法官办案智能辅助系统” 摄影 高绍安 上海,地处中国“江海之汇,南北之中”,自开埠建市的一个半世纪以来,这座昔年远东第一大都市,历经了潮起潮落和历史风云变幻。在上世纪80年代起改革开放的大潮涌起后,上海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不仅重新迸发了激情与活力,也迈入了国际化一流大都市的范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全球化、市场化与信息化的深度发展,进入城市转型战略机遇期和关键攻坚期的上海,再次立足历史新起点,适应发展新趋势,应对发展新挑战,将目光锁定在了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宏伟目标,并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金融商务、文化创新、高端制造等“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目标。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主要来源于观念革新和科技进步,而其中,信息化因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成为了推动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要积极力量。时隔3年,为采访上海法院信息化建设助推审判工作和司法改革的经验做法,笔者又来到了上海。动身前就忍不住期待,这座被习近平总书记期许要“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的城市将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收官 笔者的首站来到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高院”),其位于徐汇区肇嘉浜路的办公大楼,现代风格鲜明的外观充满设计感。在3楼信息管理中心的满墙显示屏和一排操作台前,笔者第一次见到了曹红星。当时他正在对工作人员提出要求,语气坚定有力:“这个软件必须在上午调试完毕,下午我来审核。”这位上海高院信息处处长个子不高,戴着金丝眼镜,一副儒雅书生的模样。在介绍上海高院的信息化建设时,他说着一口带有吴侬软语痕迹的普通话,如数家珍,可以感受到这个人身上散发出一股源自精通业务的底气和自信。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强调,要加快建设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加快建设“智慧法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2016年是上海高院《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2014—2016)》的收官之年,曹红星告诉笔者,目前63项相关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阶段性成果显著。上海高院一方面已经全面实现法院工作的“四全六化”,即执法办案“全程留痕、全程可视、全程监督、全程公开”和“法官办案智能化、法院管理可视化、司法公开常态化、司法为民便捷化、司法决策科学化、司法监督系统化”;另一方面,还整合完善了由六大信息应用系统,标准化、专业化中心数据库和现代化基础设施共同支撑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综合信息系统”。 从事法院信息化建设近20年的曹红星对这项工作有自己的见解:“与其他工作不同,信息化建设贯穿着司法全过程,法官办案、法院管理、司法决策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它来提供支撑。” 现实情况印证了他的话。上海高院立足一线法官的办案需求,大力推进法官办案智能化辅助系统建设,先后开发了法官办案智能辅助、裁判文书智能分析、移动智能终端办案APP、简易快审软件、法律文书自动生成等35个系统,为法官办案提供精细化和智能化的服务,从而提升了审判工作的质效。 据上海高院副院长、司改办主任郭伟清介绍,上海高院的信息化建设为法院管理提供多项服务,建立了“审判流程管理”“审判质效管理”“法院行政管理”“队伍业绩管理”等应用系统。其中,“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对执法办案流程中的450个关键环节进行录音、录像或日志记录,实现了办案全程留痕;“审判质效管理系统”包括审判质量和效率在内的61项指标,实现了审判质效的全程监管。总体来说,法院管理在信息化的助推下实现了全程可视化,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在司法决策方面,上海高院运用“法官业绩评价”“案件权重”等系统对200多项指标、10万多条信息项进行数据分析和研判,为制定人员分类定岗改革方案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信息依据;建立信息管理中心,为全市三级法院即时决策指挥案件集中执行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建成司法委托事务、减刑假释案件管理等平台,促进这两项工作的科学化开展。 新局 周强院长指出,得数据者得未来,要深度整合、挖掘、利用、依托大数据资源,为法官提供智能化服务。上海高院根据周强院长的要求,坚持“科技强院”方针,以“大数据、大格局、大服务”理念为指导,在“网络法院、阳光法院、移动法院”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设“数据法院、智慧法院”,并研究制定了上海高院信息化建设的新三年规划——《“数据法院”建设发展规划(2017-2019)》(以下简称“《规划》”),努力实现“智慧法院”目标,推进上海法院现代化水平。 《规划》实施“1136”总体建设思路,即一个核心资源——司法大数据库,一个应用重点——司法智库,三个基础平台——数据标准化管理平台、数据利用环境支持平台、数据应用成效评价平台,以及分别服务司法审判、法院管理、群众诉讼、社会司法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的6个数据应用体系。 通过“数据法院”走向“智慧法院”,在郭伟清看来,单纯堆砌客观记录司法工作的原生态数据并不能称为“司法大数据库”,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将其按照不同的主题集合起来。“数据本身没有什么意义,要把数据转化成知识,再把知识转化成智慧。” 作为“智慧法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类型的有益补充,上海司法智库(以下简称“智库”)在2015年成立。它整合了上海各级法院现有的政策研究、信息化建设、教育培训、对外交流、法治宣传、舆论引导等司法智力资源,选题范围十分广泛,既涉及法治国家与政治制度、司法改革与经济社会法治规律、法律与文化、依法治国与生态环境、法治中国与国际社会等多项关系,同时结合当前治国理政、全球治理、国家主权维护等热点问题。 据郭伟清介绍,智库的代表成果之一,是参与了上海司法公信力评估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制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根本尺度,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对此,上海高院党组提出了研究出台评估法院司法公信力的“上海标准”,与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社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组建跨学科、跨部门、跨单位的专业课题小组,采取法院内部指标评估和外部民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司法公信力评估工作。目前,上海高院已经完成《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指数设定办法》的制定。 探索构建法官人均办案饱和工作量评估模型是智库的另一个标志性成果。当前全国法院普遍存在案多人少的矛盾,这也是长期以来困扰法院工作的一大难题。构建法官人均办案饱和工作量评估模型,对于科学评价法官工作、合理配置审判资源、维护法官身心健康等具有重要意义。上海高院通过统计单位案件的法官及审判工作人员在审判核心工作、审判辅助工作和行政性事务工作上的平均耗时情况,初步建立了一套更科学、更系统的法官办案权重评价系统和员额数量设置与人员编制调整机制,为切实解决法官超负荷办案、破解“案多人少”矛盾提供了科学依据。 “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将上海法院智库建设成为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的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司法智库。”崔亚东院长说。 各院特色 在上海高院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当地各级法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布局和推动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一家一特色”的良好发展态势。 上午11点,位于上海市虹桥路1133号的长宁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长宁法院”)西辅楼的“诉调对接中心”人头攒动,但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旧场景:窗口前排起一列列长队,或是一圈人围挤在桌边填写表格。环顾四周,遍布墙上和桌上的二维码引起了笔者的好奇。该院技术科负责人吴沁泉介绍,扫描二维码可以进入“当事人自助立案系统”,在手机端填写完成后,窗口的办公电脑会根据所填信息自动生成立案材料,省去耗时的中间环节,提高现场的办公效率。 长宁法院在2015年1月正式启用律师服务平台,其中网上立案系统广受好评。律师可以在网上完成提交材料、缴纳诉讼费、获取案号等“一条龙”程序,真正实现“足不出所完成立案”。从事一线工作多年的立案庭法官张敏蕾经历了该系统从无到有的过程,对比之下感受颇深:“实现网上立案以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大家使用起来特别方便。”据她介绍,长宁法院2015年的网上立案率达95%,主要集中在民事和民商领域。 走进长宁法院的办公大楼,吴沁泉告诉笔者,邹碧华同志在担任该院院长期间曾参与这座大楼的多项功能设计,言语间难掩崇敬和怀念之情。办公室内,他通过个人账号登录工作网站,向笔者介绍“信访管理系统3.0版”的特点与应用情况。2009年,长宁法院开通第一期“信访管理系统”,发展至今已成为该院信息化建设的特色和亮点。系统左侧的功能栏里,点击“信访人管理”进入“信访等级管理”界面,可以看到系统将信访人员按照信访次数、信访地点、情绪表达等要素分为5级,并对他们的基本信息、信访事由和信访进展进行了详细说明。根据不同级别和详尽信息,该院能够重点鲜明地开展各项信访工作。 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吴沁泉所在办公室的各台电脑都没有主机,询问后得知这是长宁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又一特色——云计算平台。全院400台办公电脑统一不配主机,取而代之的是挂在显示器后方的一个类似电视机顶盒的设备,由此实现云计算办公。这项技术不仅节省了办公空间,与耗电量和散热量更大的主机相比,还创造了绿色低碳的办公环境。“最重要的是,它让移动办公更方便。”每个人的工作材料和信息都上传到后台,只要登录个人账号,便能在楼内任意一台电脑上办公。“就算你工位调整时非要换电脑,拿一个小盒子也远比搬一台主机更省力。” 离开长宁区、前往徐汇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徐汇法院”)之前,笔者了解到该院2015年10月正式启用了新的审判大楼,其现代化水平位居全国法院前列。刚进门就碰上一拨参观人员,加之后来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平日前来观摩的同行络绎不绝,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走进一层大厅,右侧的电子导览机让人眼前一亮,这是为新大楼量身定做的一套软硬件设备。笔者在屏幕上选取了想去的法庭,导览机随即以最接近真实环境的仿真三维动画模型展示从当前位置到达目的地的捷径路线,如果路线复杂,还能打印导览便条作为随身提示。根据屏幕上的功能栏,当事人可以通过该系统以文字或语音输入的方式给法官留言,并推送至法官桌面,法官一打开办公电脑就能在相关系统内看到留言情况并及时处理。此外,当事人还能点击屏幕对庭室和时间进行筛选快速,便捷地查询当日的法庭排期。 据徐汇法院办公室主任许斌介绍,该院的信息化建设全程服务于审判业务。从案件立案、审理、结案、生效,到归档、执行、申诉复查乃至信访,每个环节中都有诸多信息系统作为支撑。其中在庭审方面,该院建成了23个高清数字法庭,分布于新大楼的2至4层,并同步配套使用“庭审助手”应用系统。根据使用主体不同,“庭审助手”包括“法官助手”“书记员助手”“当事人助手”“审委会助手”四个部分。 在一间刚刚结束庭审的法庭内,笔者实际体验了一把审判席上的“法官助手”触摸屏。根据屏上各项功能显示,法官在庭审过程中可以进行证物查看、羁押传唤、笔录修改提示、法律法规查询、相关案例检索,还可以调节控制现场设备、切换监控画面、传唤庭外等候的证人,并与远端的审委会、庭审管理中心以及法庭之间实现信息互动。法官在实际工作中综合运用这些功能,可以切实提高庭审的质效。 距市中心较远的金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金山法院”)与此前两家基层法院的情况不同。受地理位置和发展水平的限制,金山法院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尽管其在经费保障、技术能力、思维理念、应用转化等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但作为郊区基层法院的代表性个案,金山法院为同类法院提供了“花小钱、办大事”的经验借鉴。 金山法院在2016年研究确立了“11+6”信息化项目,其中以信息集控中心和诉讼服务中心的配套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前者汇集了审判管理平台、执行指挥平台和警务指挥平台三大功能,目前已经完成了硬件设施建设,软件方面进入冲刺阶段。后者则通过自助立案、服务导航、信息查询等9个系统,将实体诉讼服务向移动终端拓展,逐渐步入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的轨道。作为信息化建设的“自选动作”,两大中心已经成为金山法院在这一领域的特色项目,并将在下一步工作规划中争取突破性进展。 采访结束后,笔者走在上海的繁华街头,脑海中浮想起作家白先勇在作品之外对上海的评价:“上海永远不老。”在切身体验过上海多家法院各具特色的信息化建设成果之后,反复品味这句话,我想它或许是对这座城市和这群“追求卓越”的法律人拥抱科技、不断创新的最佳注解。
|